新品高粱夏日“迎考”

2025-07-17 16:35:52来源:四川在线编辑:魏杰

李杰 泸州观察 周梦颖 文/图

7月16日,在泸州市泸县玉蟾街道水竹林村的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研究所内,50余亩用于培育新品种的高粱试验基地里,70多个新品种的高粱红了头。

随着高粱新品种成熟,这个夏日,它们便迎来“出世”后的首场“考试”——四川省高粱区域适应性试验。

成熟的红高粱。

何为四川省高粱区域适应性试验?据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研究所副研究员刘天朋介绍,就是指在特定生态区域内,针对农作物品种开展的系统性多点试验,旨在科学鉴定品种的丰产性、稳产性、适应性及抗逆性等综合特性,为品种审定、推广和产业布局提供依据。

该试验,也是判断这批高粱新品种是否能进入市场,播种至田间的必经过程。

烈日下的高粱愈发红润。

据了解,目前,省农科院水稻高粱研究所已有30多个高粱品种通过国家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有10多个品种面向全社会推广种植。

在高粱收割现场,只见田间农户们将一串串被饱满穗粒压弯腰的高粱按行区割下,再根据一旁的序号分别堆放,以便区分。随后,刘天朋便和同事开始对高粱的株高、穗长、茎粗、叶长等20多个方面进行测量后同步记录在册。

研究人员为高粱测量茎粗,并记录入册。

​除收割取样、测量外,整个试验分为了多个环节,后续还要进行室内考种、品质测定等。“近段时间虽天气炎热,但却是收割成熟高粱的好时机。”刘天朋说,待70多个新品种高粱全部完成取样后,紧接着就进行考种。

“所谓考种,是通过少量高粱样品考察品种的产量及其相关性状如穗粒数、千粒重等。高粱新品种在完成考种后,再进行品质测定。”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研究所研究实习员黄磊说,“‘考试成绩’优异的样品会送到谷物品质测试中心进行品质测试。最终产量高、抗病性强的高粱品种,将有机会申报国家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再由有资质的企业生产经营进入种子市场。”

刘天朋表示,一般从高粱新品种选育到品种登记完成需要花费7-10年,所以省农科院水稻高粱研究所的工作人员一般上半年在泸县开展前期工作后,下半年将本地秋收后的作物种子,带到云南或海南进行试验种植,以此缩短高粱的育种时间。

据介绍,四川省农科院水稻高粱研究所主要从事的是水稻高粱遗传育种、生物技术、水稻生理生态、水稻增产保产技术及农作物产后加工研究。近年来,该研究所结合泸县的气候、土壤条件,培育了不少优质高产、抗病性强的水稻和高粱品种,提高了农户种植效益的同时,也为泸县建成现代农业体系提供了科技支撑。‌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