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发布184项重大消费地标和特色街区项目招引机会清单 培育消费新场景 引来客留住客

2025-08-10 13:21:00来源:四川在线编辑:魏杰

8月10日,四川日报1版转3版(点击图片阅读原文)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高启龙 杜杰 赵荣昌 泸州观察 郭荞璐

日前,泸州市携手常州星野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宣布:今年国庆假期,将在泸州蓝田机场举行“泸州酒要会·银河左岸音乐节”。这是泸州市提出“推进文旅商深度融合发展,高质量建设区域消费中心城市”后的一力作。

今年初,泸州发布184项重大消费地标和特色街区项目招引机会清单。184项清单彰显泸州消费新主张:培育沉浸式、多业态融合的消费新场景等。泸州通过城市更新带动消费场景供给的多元化和个性化,并成为引来客、留住客的流量密码。

184项清单孵化消费新机遇

184项清单总投资额678亿元,实现7个区县全覆盖。全面升级夜经济,拓展夜游、夜宴、夜演、夜展业态;大力发展品质店铺,常态化举办“惠享泸州”活动;举办会展活动、赛事、演艺等;发展美丽经济、银发经济、育幼经济、养生经济等;打造露营休闲、轻食咖啡、文艺演出“公园+”业态等。比如,泸州将在主城区构建酒要会·在泸州、郎酒龙马酒庄、驭见纳溪·汽车消费公园“三大地标”,打造“慢游、宵肴、乐购、会聚、康健、绿趣”六大泸州消费新场景。

8月,泸州市出台《关于推进文旅商深度融合发展高质量建设区域消费中心城市的若干政策措施》,推出19条激励政策,最高单项奖励达500万元。其中,对举办大型营业性演出活动单场最高给予300万元补贴。“政策的核心是聚人气、塑品牌、育场景。”泸州市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每年培育20个“慢游泸州”“宵肴泸州”等消费新场景,发放文旅消费券,支持旅行社引客入泸,力争到2027年旅游总花费突破1000亿元。

泸州计划,到2027年,全市消费总量持续扩大、消费品质持续提升、消费结构持续优化、消费环境持续改善,形成一批具有泸州特色和优势的消费载体和消费业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2000亿元。

以文化打开消费场景入口

原本在泸州国窖大桥下开了30多年的老店锅锅宴8月1日乔迁新址,当日便上座近百桌,远超过去。

谈及缘由,店主殷先生观察几日后认为,老店是单纯的餐饮,新店周边场景多元,让客人更愿意等待。

新店所在的构树街集装箱特色街区,是泸州市利用城市“金角银边”空间优化出的消费场景。50个色彩斑斓的集装箱被拼装成两层商业空间,街区采用“日间商贸+夜间消费”模式,白天吸引周边居民采购生鲜,夜晚变身年轻人聚集的酒吧街。

“无场景不文旅,无场景不消费。”泸州市委主要领导认为,要吸引流量,文化和旅游需在深度融合中进入“场景化时代”。

泸州,正以文化“种草”,打开城市消费场景入口。作为全国唯一的浓酱双优白酒原产地和“世界十大烈酒产区”之一,泸州充分挖掘白酒文化底蕴,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白酒文化旅游目的地。在泸州,以泸州老窖、郎酒、酒业园区为龙头的特色白酒文化游已初具规模。当地围绕白酒继续打出“文旅牌”,预计明年底开业的郎酒龙马酒庄将成为集生产、销售、服务、体验等于一体的体验地。届时,将与100多公里开外的郎酒庄园形成中国白酒版图上的消费场景“双子星”。

红色、长江、康养等文化符号,也是人们“种草”泸州的理由。在中央红军长征入川第一县古蔺,创排实景剧《四渡赤水在古蔺》增强了游客沉浸式体验感。

首店首发与老店共生共融

在泸州万象汇商圈,首家华为智能生活馆里每天人流如织。市民在此体验智慧出行、智慧办公、运动健康、影音娱乐及智能家居等。华为智能生活馆·泸州万象汇店经理王丹说:“作为川南重镇,泸州人口多,消费市场潜力大,城市商业氛围浓。”

“我们一直把首发经济作为核心竞争力,紧盯川南首店、泸州首店,尤其是年轻客群关注的潮流品牌、家庭客群需要的亲子体验品牌。”泸州市商务和会展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泸州出台激励政策,对引进首店的商业综合体最高给予30万元奖励,对年度营业额突破2000万元的首店给予20万元补贴,推动泸州从区域消费向品牌集聚升级。

“不同的消费场景,吸引不同的游客受众。”泸州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副局长任建宇介绍,要让泸州人和泸州客都能在城市中找到自己喜欢消费的地方。

去年9月,成都易联丰商业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袁伟带着团队来到泸州,其打造的“老泸州·大河街”项目已成为老泸州人的城市记忆。“这里既有老泸州的记忆,又有新消费的活力。”袁伟介绍,下一步将通过“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模式,引入社会资本,打造非遗艺术展馆、泸州老照片影像馆等6个文化体验空间,并配套智慧停车、5G导览等数字化服务,实现传统与现代的“时空折叠”。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