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图丨泸州:200余万亩水稻收割归仓

2025-08-16 09:26:32来源:四川在线编辑:魏杰

蔺云飞 泸州观察 周梦颖

8月15日早上6时许,泸州市泸县云锦镇骑龙寺村种植户莫真富便来到田间收割水稻。“昨天看天气预报说的今天会下雨,早上看还没下,想着赶紧抓紧时间收一批。”莫真富说。自己种植了40亩水稻,预计8月底收割完,产量在5万斤左右。

 村民在自家院坝晾晒稻谷。纳溪区委宣传部供图

“根据目前的市场价格,预计收入6万元。”莫真富估算。进入8月以来,泸州市有200余万亩水稻陆续进入成熟收割期。各地的田间地头,随处可见收割机在金黄稻田间来回穿梭,将一茬茬稻穗卷入“囊中”。

“我家今年种了3亩多水稻,往年人工收割需七八个人忙一天,如今用收割机一上午就能收完,总共花了500元,省时又省力,轻松多了。”泸县太伏镇新石村村民张怀相说。

在丰乐镇,连片的水稻已经成熟,收割机在田间来回穿梭,确保颗粒归仓。纳溪区委宣传部供图

眼下,泸县太伏镇超4万亩水稻陆续成熟开镰,随着农业技术的不断进步,农业机械如今成为田间作业的“主力军”。稻田中,收割机将稻谷收完,经过割穗、脱粒、排草、装车等工序,一颗颗稻谷便从收割机的出粮口倾泻而下,脱粒后的稻谷再顺着传送带,落入运粮车中。

“截至目前,全镇水稻已经收割60%左右,机收率达90%,预计9月初全部收割完成。”泸县太伏镇农业农村办公室主任杜小霞介绍,近段时间已组织农技人员指导农户及时抢收,并开展田间现场测产工作,对田块面积、穗数、粒数以及水稻的生长情况进行详细记录。随后,称重、测算、综合统计分析各项数据,确保测产结果的准确性,为下年选定主推品种提供数据支撑。

泸县云锦镇骑龙寺村水稻收割现场。刘洪梅摄

泸县太伏镇收割机正在收割水稻。蔺云飞摄

2025年,泸县水稻种植面积56余万亩。泸县农业农村局农业机械化股股长周锋表示,当前全县50余万亩水稻已陆续完成收割,预计在8月中下旬全县水稻基本完成收割任务,实现水稻产量34万吨,产值9.3亿元,水稻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达92%以上。

除了水稻收割忙的场景,各地村民在立秋后,也抢抓晴好天气,在自家院坝晾晒稻谷。“今年收成不错,趁着立秋那几天太阳好,赶紧晒干稻谷,这样存着不容易生虫,卖相也好。”泸州市纳溪区丰乐镇皂角村村民王安明说,“今年水稻长势良好,亩产预计比去年增加5%左右。”

泸县太伏镇稻田。蔺云飞摄

“立秋后天气逐渐干燥,是晒粮关键期。建议农户采用‘薄摊勤翻’方式,确保稻谷均匀晾晒,避免霉变。”纳溪区农业农村局种业与种植业股负责人唐华说。目前,纳溪区各镇(街道)水稻收割已进入高峰,预计本月中旬全部完成。

泸州市各地中稻还在陆续收割,再生稻蓄留的工作也在同步开展。据了解,泸州市是四川省最大再生稻产区,有收面积及总产量均占全省的三分之一。2024年数据显示:全市再生稻有收面积150余万亩,产量21.2万吨,面积和产量稳居全省第一,平均亩产139.2公斤。

“泸州市是全省最早收获水稻的区域之一,根据今年全市水稻的生长情况,产量预计会稳中有增。”泸州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泸州市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土地整理和水利建设,持续完善节水灌溉、排涝沟渠、机耕道路等基础设施,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同时,为助力加快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建设,泸州大力推广中稻再生稻两季吨粮绿色高效技术,按照全产业链协同发展思路,建设中稻再生稻产业集群,实现粮食增产、农户增收。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