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观察 郭慧琳 文/图
8月29日下午,泸州市法学会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在南苑会议中心召开,此次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新一届理事会和领导机构。
如何定义泸州市法学会?泸州市委政法委常务副书记杜磊,是本届新当选的泸州市法学会常务副会长,他表示,法学会是党委、政府联系法学法律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组织广大法学法律工作者为泸州高质量发展献智、献计、献力。目前,泸州市法学会已成为泸州法治建设“智囊团”主力军之一。
泸州市法学会具有基础广泛、联系面广、人才荟萃等独特优势,“多建可用之言、多献务实之策、多出破题之招”的担子自然而然也落到了其“肩上”。
泸州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杨长缨作为本届新当选的泸州市法学会会长,在他看来,泸州市法学会应建强用好法学会专家智库和重大项目战略策划、研讨论证、决策咨询等工作,助力以法治软实力提升区域竞争力;深入开展送法进企业、法律体检等服务活动,指导做好企业涉法涉诉问题防范应对工作,帮助企业提升防范法律风险能力水平;紧扣企业“走出去”法律服务需求,着力提供精准法律服务。
同时,要聚焦提升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更好发挥法治定分止争的特殊优势,组织广大法学法律工作者加强对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矛盾纠纷预防调处化解、防范打击新型违法犯罪等工作的法治保障研究,发挥在化解矛盾纠纷、促进公平正义、维护社会稳定中的专业性作用,把“纸上的法律”变成“行动中的法律”;健全重心下移、力量下沉的法律服务工作机制,不断拓展法律服务渠道,着力推动解决人民群众法治领域急难愁盼问题。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泸州市法学会在服务地方立法中,交出了一份“新答卷”,受市人大法制委委托,组织对《泸州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草案)》《泸州市历史风貌建筑保护条例(草案)》《泸州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草案)》等进行研究讨论,提出建议意见150余条。
在服务保障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中,泸州市法学会加强与重庆市多地法学会法治协同,共建法治专家库、法治宣传联盟等。
同时,助推省法学会白酒产业法治研究会落户泸州,这也是全国首个立足白酒产业的省级法治研究会成立并落户泸州。自2023年12月5日,该研究会成立后,已连续两年在中国国际酒业博览会举办期间召开“白酒产业知识产权保护学术交流会”,为川酒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
泸州市法学会还创新指导打造“法治茶馆”,以“政府买单,群众喝茶”普法形式,将严肃的法治文化与当地的茶馆文化有机融合,形成“强互动”“重融合”“能复制”的法治宣传、法律服务、法治文化建设新模式;整合泸州市政法业务骨干、法学专家、资深律师和“五老人员”等人才资源,择优选聘1000余名建立法学会专家库,分类组建法律服务专家团队,助力打造“法律明白人”培育体系等。
近5年来,泸州市法学会组建各类法律服务专业队伍500余支,接待来访群众2万余人次,提供群众法律咨询事项1.5万件,成功化解各类矛盾纠纷5000余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