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纸单证”通亚欧 国际公路运输(TIR)进口模式在泸州首次落地

2025-09-04 11:55:25来源:四川在线编辑:魏杰

泸州观察 郭荞璐

近日,一辆带有TIR标识、满载冻鸡爪的货运冷链车,自白俄罗斯一路向东跨境,顺利抵达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川南临港片区进境肉类指定监管场地,在泸州海关验核单证和封志后顺利办结通关手续。这是泸州首次采用TIR国际公路运输模式进口的冷链货物,标志着“白俄罗斯-俄罗斯-中国四川泸州”TIR国际公路冷链运输线路成功打通。

TIR是在联合国《国际公路运输公约》基础上建立的跨境公路物流模式,凭借统一的国际担保系统,可在全球78个缔约国之间实现跨境运输“一次申报、一证到底、一车直达”,全程不换车、不倒装、免查验,被称为继海运、空运、铁路运输之后的“第四物流通道”。

“本次运输与非TIR跨境公路运输相比,时间节约了5天左右,综合运输成本降低38%。”据泸州交投集团物流有限公司业务经理文思翔介绍,该批进口鸡爪货重约20吨,货值约37万元。运输车辆从白俄罗斯明斯克口岸出发,途经俄罗斯,从我国内蒙古自治区满洲里市十八里口岸入境,最终抵达泸州通关,一车直达。“提高了运输时效,又最大限度避免了货物损耗。”文思翔说。

“随着连接欧亚大陆的公路物流新干线打通,泸州本地企业今后可通过TIR模式更高效地进口欧亚优质农产品、冻品。”文思翔认为,该模式的探索实践,为后续泸州常态化开行TIR国际货运线路、吸引更多企业参与跨境公路运输奠定了基础,本地特色产品如白酒、化工产品、特色农产品等出口欧亚大陆其他国家市场也有了新路径。此次探索将推动产业与国际供应链深度衔接,加速泸州建设西南开放门户。

下一步,四川自贸试验区川南临港片区将深入推进港产物贸融合发展,进一步提升跨境贸易便利化水平,将园区打造成全市外向型经济发展主要承载地和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城市核心区。(自贸区川南临港片区管委会 供图)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