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不读书的人是没希望的人,一个不读书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当前,全民阅读已经被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阅读,不仅应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也应成为我们追求美好生活的一种时尚。那么,面对浩瀚的书海,有哪些经典应该一读再读?有哪些新书值得被加入书架?
本期开始,我们将每月发布“天府好书榜”,为读者点评、推荐好书新书,希望让更多人关注并爱上阅读。
莫言《晚熟的人》(人民文学出版社)
这是莫言获得诺奖后的首部作品。《晚熟的人》中,莫言根植乡土,聆听四面风雨,塑造典型,挪借八方音容,用十二个故事讲述获诺奖后的里里外外。十二个故事从历史深处步入现实百态,壁立千仞,气象万千。
阿来《瞻对:一个两百年的康巴传奇》(全新增订版,四川文艺出版社)
“瞻对”是个地名,今四川省甘孜州新龙县的旧称,藏语意为“铁疙瘩”。这部作品将一个民风彪悍、号称铁疙瘩的部落进行历史钩沉,讲述了一段独特而神秘的藏地传奇。王笛《显微镜下的成都》(上海人民出版社)
全书以四川地区四个特殊的历史/文化现象——街头、茶馆、袍哥、麻将作为具体个案,将目光投注在小贩、茶客、堂倌、瓮子匠、普通市民等小人物的身上,通过档案、口述史、地方志等多种资料,还原了四川,尤其是成都地区的日常生活记忆。
张枣《现代性的追寻:论1919年以来的中国新诗》(四川文艺出版社)
张枣从一个当代诗人的写作经验出发,构造了一种个人的新诗史逻辑,梳理1919年以来的中国新诗发展史。
马未都《国宝100》(长江文艺出版社)
马未都从全世界的博物馆中遴选出100件中国文物,讲述了它们的前世今生,以及围绕国宝发生的很多不为人知的故事。
陈思和 郜元宝 张新颖等《中国文学课》(四川人民出版社)
作者们严选了中国现当代文学中100部不朽的经典,将鲁迅的《呐喊》、沈从文的《边城》、张爱玲的《半生缘》等名作,从教科书的刻板模式中解放出来,放回到十大生命主题之中。
鲁般《未来症》(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全书通过三个看似独立实则紧密相连的故事,抛出人工智能、永生、贫富差距三大“病症”。比起描写一个光怪陆离的“科幻世界”,作者更愿意去描写这个世界来临时“人”的境遇。
[法]埃里克-埃马纽埃尔·施米特《奥斯坦德的梦想家》(中信出版集团,徐晓雁译)
书中收录的五个短篇,每个人都在秘密的旋涡里挣扎。他们全都是我们的镜像,是我们被秘密包裹的人生。
[奥]伊尔泽·艾兴格《更大的希望》(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庄亦男译)
小说由十个具有一定独立性的章节构成,作者被誉为奥地利的女卡夫卡,读者可以在这本书里找到描写二战的全新视角。
[德]沃尔夫拉姆·艾伦伯格《魔术师时代:哲学的黄金十年1919-1929》(上海文艺出版社,林灵娜译)
本书梳理了海德格尔、本雅明、维特根斯坦和卡西尔在1919-1929年各异的日常生活、情感经历和思想状况,还力求将四位哲人的思想予以对观,展现了他们在面临时代根本问题时各自的回答和应对方式。(成博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肖姗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