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观察 陈向前 川观新闻记者 魏冯 /文
泸州观察 周梦颖/ 图
9月29日0时,泸州长江大桥连续工作38年来的第一次“休假”收假。因维修整治工程封闭了近3个月,泸州长江大桥在29日0时1分,即时恢复通车,等待在北岸桥头的出租车缓缓驶过大桥,崭新的桥面仿佛让车辆变得轻盈些许,这标志着泸州市受大桥封闭维修而影响的34.7万车辆恢复正常出行。
航拍:维修整治近5个月的泸州长江大桥即将通车。周梦颖摄
在泸州长江大桥封闭维修的三个月里,维修整治工程的一举一动都受到百万市民热切关注。在泸州长江大桥维修整治工程项目部的努力下,原定3个月的封闭维修工期赶在国庆前完成,比原计划提前了48小时。
在高温中,在汛期后,在雨季下,泸州长江大桥如何保证工程进度?如何克服技术难关?要突破困难并不容易,川报泸州全媒体中心记者从泸州长江大桥维修整治工程项目部了解背后的故事。
维修整治后,崭新的泸州长江大桥桥碑。周梦颖摄
难题一:主桥“跷跷板”平衡难
主桥T梁拆除更换需精准配重 避免桥梁受损
“泸州长江大桥的维修整治比新修一座普通大桥的难度都要高,就拿主桥挂梁来说,工序转换繁琐还要精准配重,不然就会对结构造成损伤,甚至引发倾覆。”9月27日,泸州长江大桥维修整治工程项目部常务副经理周铸说。
据周铸介绍,泸州长江大桥维修整治工作中,必须给大桥“加固”,即将主桥原有的钢筋混凝土T梁更换为钢板组合梁,而这项关键工程面临着精准配重难的难题。
何为精准配重?据悉,泸州长江大桥主桥五孔挂梁原有的挂梁为钢筋混凝土T梁,一跨5片,重达800多吨,而维修整治工程中要将每片160吨的钢筋混凝土T梁更换为70吨的钢板梁。在更换工作中,需要使用到架桥机、挖掘机等多种大型施工设备,这让拆除更换工作中桥梁“压力山大”。
28日,泸州长江大桥北岸桥头,维修整治工程已基本结束,正在进行管线检查等。周梦颖摄
据泸州长江大桥维修整治工程项目部相关负责人介绍,所谓的精准配重,通俗来说就是要把天枰端平。“拆除与更换工作中,动辄就是几百吨重量的变化,如果不让每跨的前后左右重量保持平衡,会导致桥梁产生倾斜而致结构受损,就像跷跷板一样,一面太重另一面就会‘跷’过去。”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泸州长江大桥维修整治工程项目部组建了一个8人的专业监控小队,对各部位承载重量此类的精准测量,来保证大桥的“跷跷板”始终处于平衡。“小队就是要做好应力监控和位移监控,打个比方,就是车辆或者设备重多少要分配均匀,还有大型设备走到那个位置都要进行考虑,这里有50吨,另一面也要有50吨的匹配。”周铸说。
如今,泸州长江大桥的主桥挂梁已全部更换给钢板梁,更换钢板梁之后,大桥每一跨5片、每片70吨,算上钢筋和混凝土铺设重量,每一跨大约只有500吨,比原有的钢筋混泥土T梁减轻300余吨,整座大桥5跨相加也整体减负1500吨左右。
9月28日,维修整治进入最后阶段——安装管线。周梦颖摄。
难题二:多线施工同步推进难
南引桥桥面系统拆除工作量大 保持配重平衡还要“上中下”施工
在泸州长江大桥的维修整治工作中,不仅仅是主桥要保持配重平衡,南引桥(引桥,即位于主桥两端、代替高路堤的桥梁跨段)也要小心“照料”——进行“瘦身”,即拆除南引桥拱上填料,用轻质泡沫混凝土换填,为其减少负担,增加承重能力。
泸州长江大桥维修整治工程项目部总工长陈加林说:“要对南引桥桥拱进行换填,桥面系统要先行拆除,挂梁加上桥面上的混凝土、沥青等每跨有1000至2000吨,重量上要进行把控,不然也和主桥一样会有结构受损甚至是变形、倾覆的危险。”
不仅仅是配重需要把控,南引桥之所以“难”,还有几个原因。周铸介绍,首先就是泸州长江大桥的维修整治工期短,不能等待主桥挂梁更换后才进行桥面系的拆除,但是南引桥桥面一旦拆除,就要形成断头路,会让施工车辆、设备无法经过、转移等。在工期短的压力下,维修整治工作必须同步进行主桥挂梁更换、桥梁下部分拱圈的加固等工作,一刻也不能耽误。
泸州长江大桥维修整治进入最后阶段,项目部正在现场安排收尾工作。周梦颖摄
周铸说:“就拿桥梁下部分来说,单是需要搭建的支架、防护栏就有近10万方,上面要进行桥面的拆除和主桥挂梁更换,中间要进行换填,下面还要进行加固等工作,同步推进难度很大。”
对待这个难题,项目部也进行反复研究,最终以化条带、划区域的办法来解决问题。泸州长江大桥维修整治项目部将大桥划成数十个区域,在保证安全质量的前提下进行同步施工,例如南引桥桥面拆除,这50米先拆左边,那么前面50米就先拆右边,中间留给施工车辆通行,拆除了的地方,就开始进行换填以及下部的加固工作。
为了保证多区域能够同步施工,单是南引桥,项目部就投入了11台挖掘机和15台吊车,还进行3班倒的24小时工作制。
如今,南引桥整体瘦身成功,而瘦身直接带来的好处就去稳定性更强,承重能力更好,在练就强壮的肌肉后,未来能够继续服务泸州市民的出行。
工人们正在牵引电缆。周梦颖摄
难题三:影响因素多导致组织难
加大人员与设备投入 量身定制施工设备加快进度
“自然环境影响很大,再加上时间紧凑就要多工种交叉作业,组织难度很大,安全防控也需要加强。”泸州长江大桥维修整治工程项目部安全监管员邓杰洪说,整个泸州长江大桥的维修整治工程,封闭期只有3个月,正好又处于7-9月,高温是常态,往往工地地面温度都达到40度以上,同时今年汛期和雨季也接踵而至,给施工带来不小影响。
为了抢抓工期,泸州长江大桥维修整治工程项目部增加了人手投入,近300名工人长期24小时坚守在岗位上。尽管有3班倒,但是工作强度也非常大。“比如工程进行到中期,大桥桥面系已基本拆除,就剩下一座座的桥墩,施工设备和工人也不能说像往常一样随时移动,很多时候就只能把设备和工人放在桥墩这座‘孤岛’上,等待着其他配套项目进行完后在开始作业,这期间安全风险大,设备人员滞留也会让成本成倍增加。”邓杰洪说。
航拍:泸州长江大桥即将结束封闭维修,最后几天桥面正在进行管线安装以及收尾清理工作。周梦颖摄
同时受雨季、汛期影响,例如混凝土浇筑这样部分项目就无法开展,项目部就要灵活应变,立即转移力量去做别的事情。陈加林说:“很多时候,人和设备都不敢迁走,就只能守在工点,其他地方就需要增加设备和人手,调动起来很麻烦。”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项目部也通过两种办法来完成。
首先项目部继续开展多工种交叉的作业模式,水上作业、高空作业等具备一定难度的方式一样都不停,通过在后勤上“无止境”的投入来保证设备和人手。“为了克服自然环境和多工种交叉作业代理的压力,项目部也没有考虑成本投入,40多台大型设备一股脑的投进去,人手从100余人增加到300余人。让施工设备不能走,然后根据临时的情况重新规划施工顺序,精心组织人员来完成工程任务。”周铸说。
9月28日下午,泸州长江大桥正在抓紧进行维修整治收尾工作。周梦颖摄
不仅仅是加大投入,项目部还量身定制施工设备,来加速工期。陈加林介绍,原本修桥用的桥梁检测车体积大,在桥面拆除后行动不便,没有放置的位置,项目部通过自己改良设备来保证进度。“针对实地情况进行了设备的修改,我们花了3000元买了滚轮,然后给安装在挂篮上,形成一个简易移动操作平台,看似简单但是灵巧实用,能够随时移动就加快了施工进度,这是几十万元的设备都买不来的效率。”
毅力加上小发明,尽管受高温、汛期、雨季等不利条件,泸州长江大桥的维修整治也一直按部就班的有序开展,最终提前完成任务交付使用。
航拍:维修整治近5个月的泸州长江大桥即将通车。周梦颖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