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8日,四川日报12版(点击图片看原文)
□徐光华
行走,是赤水河固有的姿态。穿行于乌蒙峡谷,时而激荡奔涌、雷霆万钧,时而平缓徐行、波澜不惊,一疾一缓间大山有了重叠的层次和流动的质感。
红色,是赤水河的精神履历。蜿蜒于连绵群山,用生动的言辞和丰沛的表情,为凝望者标示了一种精神指向,云逐浪翻间河流有了波澜壮阔的历史和长征精神的亮度。
水,鲜红,收藏了历史,定格了画面,以她无与伦比的壮阔写下的精神履历,告诉人们永不褪色的秘诀。那些肩扛民族大义、燎原民族复兴的构思,那些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手笔,那些马灯、斗笠、草鞋、军号、军帽、土枪的细节,那些神勇、无畏、坚毅、力量、忠诚、执着的章节,那些耳熟能详的故事、光照千秋的红色经典、克敌制胜的壮丽诗篇,辉映在如海的苍山和仰望的目光里。
镇龙山、营盘山、印盒山……一座座青山,是一段峥嵘岁月、一段鲜活的历史,是铿锵的红色和生命的怒放点燃的烽火。李家寨、田坝寨、穆家寨、石宝寨……一方方寨子,是红军留下的宣传队、播种机、宣言书。红军街、复陶街、庙林街……一条条老街,因红军而丰富,因长征而深刻,耀眼地映在中国革命的史册上。太平渡渡口、九溪口渡口、老鹰石渡口、二郎滩渡口、麻柳滩渡口、凤龙塘渡口……一个个渡口,渡的是红军,渡的是中国革命的走向,渡的是中华民族的命运。
思想的巨浪、弥漫的硝烟、冲锋的号角,掠过历史的山峦,翻开了“四渡赤水”的传奇履历。信仰的璀璨、力量的苍郁、意志的坚挺,化作胸中涌动的热血,迸发集结成赤水河铺天盖地的红色和精神之光,融入灵魂深处,我仿佛看见顶天立地的红军战士在血与火的迸溅中拼杀冲锋,看见金戈铁马的时代勇士与河水一起浩荡奔涌。
1935年1月29日,中央红军分左、中、右三个纵队从元厚、土城一渡赤水进入古蔺。右纵队一、九军团及军委直属二、三梯队经马鹿坝、莲花山进入古蔺黄荆老林。左纵队三、五军团经陶场坝、醒觉溪到古蔺太平渡。在九溪口,打开盐仓分盐给群众。在太平渡,没收土豪朱蜚声财物分给群众。2月1日,右纵队红二师先头部队抵达三岔河,击溃叙永民团大队。军委纵队一部及左纵队进驻古蔺铁厂、丫杈一带。2日凌晨,红二师从三岔河出发,分两路向叙永急进,占领城外制高点和实施包围,中午发起猛攻。红一师经三岔河向叙永进拔,与刘兆藜部激战……
呐喊阵阵、脚步声声。赤水河岸,一群怀揣理想和信念、头顶闪闪五星、紧握镰刀和铁锤的战士,开启人类史上最悲壮的跋涉,把民族复兴的大地踏响。
2月11日,军委电令红军各部向古蔺及其以南地区进拔,争取渡河先机,相机占领古蔺。15日,红军集结于古蔺白沙,一军团驻锅厂坝、新寨一带,三军团驻回龙场,五、九军团驻白沙附近。红军总司令部及朱德、周恩来住鱼塘湾崔家祠堂,毛泽东、张闻天等住崔家院子。中央军委在崔家祠堂召开会议,制定《二渡赤水河的行动计划》。17日,红军进驻镇龙山。18日,三军团前卫十二团抵达二郎滩,抢先渡过赤水河,占领滩头阵地并开始架设浮桥。一军团二师抢占太平渡口,架设浮桥。19日,红十二团在二郎滩对岸与黔军激战,击溃黔军。一、三、五、九军团和军委直属纵队分别于太平渡、九溪口、二郎滩二渡赤水河去贵州。
浪花飞溅,热浪翻涌。鲜血和生命点燃了赤水河,铺就通往胜利的浮桥,红军战士用意志和力量谱写了一曲荡气回肠的壮歌。
3月16日,军委纵队在贵州茅台渡口三渡赤水,经卢家坪进入古蔺水口镇九坝村。17日,红一军团从茅台渡口三渡赤水,进入古蔺丹桂镇。红三军团从草帘溪和鄢家渡渡过赤水河,进入古蔺水口镇天府村和石宝镇石口村,在石宝寨与军委纵队汇合。18日,军委纵队从石宝寨出发到达丹桂镇。19日,军委纵队进驻古蔺大村,下午3时奔袭镇龙山,进逼古蔺城。红五军团从卢家坪出发进入古蔺,经丹桂的两河和土城的赞台到达改路沟。红九军团从草帘溪出发到达古蔺水口镇马跃水。
水如刀,浪似斧。一双双草鞋丈量的山路写成滚烫的誓言,一座座山峦铺展的意志和信念结在历史枝头,一段铁打钢铸的岁月响彻历史风雷。
3月20日,中央军委和总政治部向各军团发出东渡赤水河的电令。21日至22日,中央直属纵队及一、三、五军团在太平渡、九溪口,九军团在二郎滩,四渡赤水河,把敌人甩在赤水河西岸地区。然后调头南下,出其不意,突破乌江天险,威逼贵阳,进军云南,于5月4日至9日渡过金沙江,巧妙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取得了四渡赤水战役的胜利。
怒涛依旧,激流依旧。一渡赤水,变被动为主动。二渡赤水,避实击虚。三渡赤水,声东击西。四渡赤水,跳出重围。历时三个多月,红军以高度灵活机动的运动战,纵横驰骋于川、黔、滇边境,迂回穿插于敌人数十万重兵之间,寻求战机有效歼灭敌人,从而摆脱了敌人的围追堵截,粉碎了敌人妄图围歼红军于川、黔、滇边境的计划,使中央红军在长征的危急关头,从被动走向主动,从失败走向胜利。
一条承载过战争、期许过大爱的河,一条承载过伟大而沉重的历史使命和风云变幻的河,一条翻涌着中国革命走向伟大转折、伟大胜利的河,在乌蒙群山中高高托起不屈的信念,召唤着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工农红军走向万水千山的漫漫征途,把长征精神写在赤水河的精神履历上。
“当兵就要当红军,扶助工农打敌人。官长士兵都一样,没有人来压迫人。当兵就要当红军,处处工农来欢迎。打到土豪分田地,我们穷人得翻身”(《当兵就要当红军》,中国工农红军歌曲),这条建立在一代代中国人精神坐标上的河流有了更多的倾听与凝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