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村小教师唐健 坚守山村唱响夫妻“二人转”

2013-09-08 08:58:05来源:四川在线泸州频道编辑:陈雪梅

四川在线泸州频道消息(唐科 特约记者 金其云)“这里条件虽然艰苦,但我和孩子们有了深厚感情,只要山村教育需要我,哪怕只有一个孩子,我也要坚守下去。”唐健说。

唐健扛柴为学生做饭

唐健是天仙镇建设村小学一名普通教师,1996年从学校毕业后和妻子扎根大山从事教育工作,一干就是17年。在这条件艰苦的山村小学里,唐健夫妇俩担当起了教师、炊事员、保姆等多种角色,他们用青春和汗水为山里的留守孩子撑起了一片蓝天,用无私的爱把一批又一批孩子送出大山。但唐健却没有想调出大山的打算。他说,为了山里那群纯朴的孩子,付出再多也值。

扎根“大山”的抉择

1996年,唐健师范毕业分配天仙镇抗战小学教书,担任小学五年级双科教学。受唐健的影响,第二年在城里工作的妻子周燕也来到他所在的学校,做了一名代课老师。

唐健夫妇为学生分饭

当年秋期,唐健调到15里外建设小学工作。他每天起早摸黑,来回穿梭于人迹罕至、陡峭的山路上,摔伤跌倒和风吹雨晒的痛与苦只有他知道,但他从没有抱怨过。1998年秋期,妻子周燕随唐健去了建设小学教书。建设小学地处偏远,离天仙镇场有20多里,交通闭塞,到集镇来回要走4个多小时,学校用的油盐酱醋都要到山外去背,吃水自己挑。工作之余,唐健夫妇自己种菜、砍柴,虽然很苦,但他们却乐在其中。

17年坚守的艰辛

1998年的一个冬天,唐健下山挑水,刚挑到半坡时脚下一滑摔倒在地,一桶水从头淋到脚,水桶滚落到几十米的山脚,爬起来,身上嘴里都是泥,冻得瑟瑟发抖。“干嘛要跑到这个鬼地方来,究竟图个啥?”面对这茫茫的大山、空旷的校园,唐健常常彷徨。有一个冬天的雨夜,刚满1岁的女儿高烧不止,唐健夫妻俩心急如火,抱着女儿就往山外跑。在泥泞湿滑的山路上,他们不知跌倒了多少次。妻子周燕哭着说:“这里条件太差,孩子病好了我再也不回来了。”可没等孩子痊愈,他们又回到了学校。

唐健护送学生回家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建设小学的老师走了一批又一批,有几次唐健都打算调离建设小学,但他想到孩子们眼中充满感激和期待的眼神,用小手给他送来腌菜和冬瓜等场面时,他又选择留下来。

山村唱响“二人转”

为给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唐健把心思都用在了改善条件和教学上。他挖山刨土、挑砖、抬水泥建操场,亲自参加花台、围墙、乒乓球台、篮球场和图书阅历室等建设。为了让孩子中午能吃到热乎乎的饭菜,唐健想方设法在学校盖起了学生伙食团。

8岁的朱和建父母离异外出,家中只有一个70多岁的爷爷。由于缺少照顾,朱和建经常衣着破烂,鼻涕长流,非常自卑。于是唐健夫妇找来衣服,为他洗澡,教育他养成好的卫生习惯。在唐健的关心下,朱和建的性格开朗起来,学习成绩好了。“唐老师他们比我的爸爸妈妈还好!”朱和建说。

一分付出一分收获。这些年里,唐健先后获得优秀教师、骨干教师、教学突出奖等20多次荣誉。2008年,学校领导主动问他们愿不愿调到条件好点的中心校工作,但唐健和妻子还是选择了留下。

据悉,目前,建设小学只剩下唐健夫妻二人和当地一名幼儿代课教师以及30来名孩子。他们每天要负责给办菜做饭,放学后夫妻俩常常把孩子们送回家后又忙着种地、捡柴,准备孩子们第二天的午饭,晚上还熬夜批改作业、备课。“山村教学工作是孤单枯燥的,但对我们来说是充实的,快乐的。”唐健夫妻说。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