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节记者探访学校 “减负”让众多教师观望

2013-09-10 17:14:01来源:四川在线泸州频道编辑:陈雪梅

四川在线泸州频道消息(实习记者 王燕)今天是一年一度的教师节,恰逢教育部新拟定的《小学生减负十条规定》颁布实施的第一个教师节,给学生“减负”的喊声震耳欲聋,然而给教师“减负”的呼声也一浪高过一浪。今日,记者借着教师节这个特殊的日子,专门走访了泸州市的部分教师,对于教师“减负”他们也有新的看法。

校长谈看法:“减负”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 取决于观念的转变

泸州市实验小学校长邱利平在谈到“史上最严的十条减负规定”时说,学生“减负”是一项长期的工作,而在具体落实上,学校的领军人必须有足够的政策支持,在这个方面,学校也做了一系列的工作。在开学的前期,学校给教师进行了专门的教学方式转变培训,当然这只是一方面,在观念的输入和讲解上,“减负”的具体措施也根据不同年级进行了不同的调整,比如说,低年级学生的尽量不布置课外作业,能够课堂解决的尽量课堂解决;不同程度增加课外活动的时间,教师在具体操作上尽可能发挥更大的空间等等。

但是邱校长也提到,“减负”可以说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但是具体要达到怎样的效果,还是取决于整体观念的转变和教育模式的转变。

教师“减负”成课题
 

教师谈体会:“减负”新规一目了然 效果如何保持观望

泸州市实验小学的教师陈智兰告诉记者:“她对这十条减负新规十分赞同,却仍然保持观望态度,因为这样的规定看起来很让人高兴,但执行起来有相当难度。某小学数学老师刘学午对于这十条减负规定有着自己的看法。他说,减负并不意味着少作业甚至不做作业,而是应该把课外的作业拿到课内完成,尽可能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教师万丽也说:“减负的口号几乎每年都在提倡,但是具体能否做到的减负的效果,还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在很多时候,高年级升学的压力摆在教师面前,谁都想自己的成绩高于其他人,谁都想自己的工作的被认可,减负也就变得和这些相矛盾,不仅是我们的矛盾,也是学生、家长的矛盾,因此,减负要找到突破口,必须要全局观念的转变。”

家长吐心声:“减负”太冒险 希望孩子尽量多学点

随即,记者来到泸师附小进行探访,当被问到“减负”时,学生家长吴艳丽告诉记者:“其实我们也很矛盾,一方面希望孩子在课余时间能够尽情的享受童年,毕竟这是人生一个宝贵的阶段,但是也希望他学到更多的知识,毕竟社会的竞争大,如果没有自己的一技之长也很难立足。”

“我的孩子这学期就上六年级了,如果学校不给留作业的话,我也会自己给小孩布置作业。小学就是打基础的阶段,课后不留作业的话,学生们仅仅依靠课堂的40分钟怎么能学会知识。我绝对赞同给小学生减负,也想让孩子的学习负担轻一点,但是减负不代表不学习,一点课后作业都不留的规定还是让我不能接受。”家长庞女士说。

新一轮“减负”来临,效果仍然持观望
 

教育局工作人员:“减负”不可能一蹴而就 教师“减负”重在观念

记者在采访泸州市教育局时,相关工作人员谈到,在目前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情况下,减负不可能一蹴而就。基层教育行政部门应该真正肩负起责任,“认准目标持之以恒地向前走”,严格就近入学,逐步取消重点校、重点班,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才能把减负这项造福孩子、呵护未来的工作落到实处。只有建立科学、多元的评价体系,才有可能把学校、教师、学生从应试教育中解放出来。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