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泸州频道消息(古帮伦)刚结束的高2011级“二诊”考试,在“一诊”的基础上再上层楼,打破了该校历年来“一诊”赢“二诊”败的魔咒。有2名学生分获全市文理科第一名;上重本预测线518人,上本科预测线1569人,文理科各自前100名拔尖生人数、上重本和本科预测线人数、入围率都分别为全市第一名;有9名学生单科成绩获全市第一,所占人数居全市第一名;所有学科平均分,均居市内省一级、省二级高中第一名。那么泸州高中是如何打破这一魔咒,获得全面领先全市的呢?究其原因——
学校 加强管理
学校成立了高三工作领导组和教育教学工作督导组,领导组、督导组与年组织、备课组各施其职,对高三工作添措施,出新招,共同加强管理。如,完善激励机制,加大对教师的奖惩幅度,督导组、年级组在“坐诊”点名,巡视课堂时,若发现教师违纪违规则重扣奖金;要求教师对学生采取正面引导,多予关爱,学生作业有问题不只是批评,而是帮助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弥补不足;对“问题突出”的班级,督导组到班帮扶,找学生座谈,了解师情、学情,与教师共商对策;增加住校生晚自习时间,严格控制关灯时间,避免学生在寝室熬夜,保证住校生有足够的睡眠时间。同时,把握备考节奏,“一诊”后,学生会出现疲劳现象,为振作精神,年级组便间隔性地开展活动,如举行成人宣誓仪式等,以增强学生克服高原现象,打好“二诊”考试仗的信心和内驱力。
教师 决胜课堂
英语教师周礼军是一位富有经验的“老教师”,他的致胜法宝是“在课堂上解决问题,少留课外作业”。所布置的作业注意针对性,大面积的学生都能做好。解决问题通常是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与学生交流注意对症下药。所以他的学生学习轻松,成绩拔尖。
张宏程既当班主任,又上英语课,他的套路是“内紧外松”,既让学生感觉到“二诊”的重要性,给学生适度紧张感,又不把“重要性”时时挂在嘴巴上,给学生造成很大的压力。将这种“重要性”和“适度紧张感”置入教学活动中,能让学生持久保持良好心态和学习动力。
张宏程对教学节奏的把握是,什么时候上新课,什么时候应当辅导、复习、停课都作出科学安排。同时多给学生传递正能量,如常带微笑,让学生觉得老师很阳光,从而产生良好的精神效应。另外,抓好“两个辅导”,集体辅导注重班风营造,个体辅导注重临界生转化。还注意了解考试信息、考试动向,研究考试纲要。因此,张宏程所带的班和所教的学科都取得优异成绩。
学生 状态良好
一名女生考了642分,全市理科第一名。她的方法是“有计划地学习”。考前,精心编制学习计划,每天学什么,学到什么程度,都考虑得很清楚,她用“计划”来规范约束自己的学习行为。也注意心态调整,在备考过程中,她问过几位老师“怎样才能取得好成绩”,得到的结论是要以平常心对待考试。由于能放下心理包袱轻松应战,所以取得好成绩是必然的。
另一名女生则告诉笔者,她之所考得615分的好成绩,是因为班上的氛围好,同学们都在努力学习,自己便不好不努力学习。她说老师们提出“坐诊保一”,也给他们提供了有疑就问的好平台;学校多给住校生一节晚自习,比在寝室用台灯熬夜学得好, 11:30前睡觉,睡眠也较充足。
“回家学习,不熬夜,讲究学习效率。”这是一名考625分的走读生介绍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