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县成功创建全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基本均衡县

2014-05-30 09:30:05来源:四川在线编辑:王晶城杨伦勇 向晓鸿 记者 丁一

四川在线消息(杨伦勇 向晓鸿 记者 丁一)5月29日,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督导检查组反馈意见会在成都召开,会上督导组组长宣布督导检查意见,泸县成功通过国家级检查验收,并三次点名表扬泸县。

此前,泸县创建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于2013年12月27-28日顺利通过省级检查验收。

党政同抓 上下齐心做教育

一直以来,泸县始终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与经济社会事业发展同规划、同研究、同部署、同落实。坚持县委、县政府“一把手”负总责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教育部门全力抓,相关部门配合抓,各镇和社会各界参与协同抓。成立了专门工作机构,建立了县委、县政府领导联系学校制度。三年来先后召开了20余次县委常委会、政府常务会和四大班子联席会研究义务教育工作。县政府制发了《关于贯彻〈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的实施意见》、《泸县关于加快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泸县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县上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对镇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年度考核内容,与19个镇级人民政府签订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目标责任书。

三年来,泸县整合国家、省和县、镇、校资金共计6亿多元改造学校硬件。整体迁建了石桥中学、云锦中学等5所原陈旧狭窄的学校。新建、改扩建学校校舍20余万平米。去年投资2.5亿元新建城西学校即将投入使用、今年还将整体迁建牛滩中心校和喻寺镇中心校。近三年投入1.0176亿元添置义务教育学校设备设施。分三年投资3081万元补充普高学校教学设备。从2014年起拟连续四年投资4000万元全面完成80余所义务教育学校塑胶运动场建议。

15项举措 全力全面促均衡

——从2005年起专门设置岗位公开招考义务教育科学、音乐、美术、体育、信息技术等非考试学科教师1500余名(仅近三年就招考313名),解决教师学科结构不均衡问题。

——从2007年起专门组织村小负责人和村小全科教师的培训班,解决薄弱学校教师能力提升问题。

——从2011年起专门组织对各镇的办学均衡情况实施分镇达标验收,解决大县义务教育均衡分步推进问题。

——经过一年多调研、考察、研究,2012年泸县设置19个镇教育管理中心,统筹协调解决镇域内教育资源不均衡问题。

——2012年,泸县科学调整校点布局,新拆分设置18个义务教育法人学校,引导各校竞争发展均衡推进问题。

——从2013年起,县政府将学校建设用地指标作为民生项目单独列项给予保证,解决办学条件推进制约要素问题。

——泸县积极推进校长交流机制,解决管理水平不均衡的问题,近三年交流校(园)长26名。

——泸县财政出资专门为村级校点配置图书、电脑、实验仪器等设备施舍,解决教学设备不均衡问题。

——泸县财政每年划拨资金近1000万元,专门给在村小教师和乡镇学校任教的教师给予150—200元/月/人的补贴,解决教师安心从教问题。

——从2013年起,泸到专门给予不少于20%的中高级职称指标,用于非升学考试学科教师职务晋升,解决安心执教本学科问题。

——泸县广泛开展开展走教走学(中心校教师到村小上课、村小学生到中心校上科学、信息技术等课),解决薄弱学校部分课程开设不齐、教学质量不高问题。

——从2014年起,泸县调整招生政策,把普通高中招生指标的60%均衡下达到学区学校,解决义务教育学生升学机会不均衡问题。

——泸县落实了中心校对村小的六统一(统一调配师资、统一建设教学及生活用房、统一配置教学设备、统一学校常规管理、统一教学进程、统一组织教研活动、)管理措施,解决校点管理和质量差异过大问题。

——从2014年起,县上专门筹集资金4000万元,分四年解决农村义务教育塑胶运场建设问题。

——县政府成立了以分管县长为组长的关爱教育弱势全体领导机构,解决残疾儿童、留守儿童、进城务工经商人员等弱势群体就读与关爱问题。

10个落实 管好用好抓素质

均衡的主要目的是强化素质教育的实施。泸县以深入推进“一专三开减负三开放”为抓手,做好“10个落实”全力推进区域素质教育。

——全县85所义务教育学校全部实现了体育、音乐、美术、信息技术和小学三年级以上的科学、初中的理化生老师的专职化。

——全面开放图书室,全县所有学校每个班级都有图书柜,每个学校都在过道、走廊等地方设置了开放书吧,保证了图书的全天候开放。

——全县所有义务教育学校均开放了体育器材,让学生课余时间利用器材进行体育锻炼。

——全县所有义务教育学校计算机网络教室向学生进行开放,解决学生绿色上网问题。

——全县义务教育学校采取开发闲散地、荒地、租用农户土地等办法,全部建立了学劳动实践基地并开展活动。

——全县全面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强力推进“阳光体育”和大课间活动,各学校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

——全县所有义务教育学校采取每月抽测学生的办法,全部实施术科(音乐、体育、美术、信息技术、劳技)教师教学情况考核。

——全县义务教育学校全面深化课堂教学结构改革,变教师教授为学生自主探究。

——全县义务教育学校全面开展中小学教育质量评价综合改革实验。

——按照“特色项目-—学校特色——特色学校”的发展台阶,根据各校师资、历史、地理资源和办学条件等优势全面推进特色学校建设,初步形成了“一校一品一特色”。

5项机制 教师素质大提升

教师队伍质量是推进均衡的最关键要素。泸县着力完善教师队伍建设“五项机制”。

——高度重视教师“母机”建设。将县级教师进修学校打造成研训一体、功能强大的教师发展工作“母机”,已被评为国家级示范性县级培训机构。

——建立完善教师定期补充机制。坚持“凡进必考”和城区教师公开召开制度。落实了学校定编、定员、定岗、定责和新教师招考定学校、定学科、定标准、定服务期限的“八定”要求。教师招考全部实行专业化面试,面试评委全部在市级以上骨干教师人才库中随机抽取。近三年公开招考1277名义务教育阶段教师(今年5月还将招考314名),并全部充实到边远学校和村级教学点,有效避免了“农村学校缺编、城区学校超编”的现象。

——科学落实校长教师培养机制。县上统筹管理一定比例的学校师培经费,积极组织实施“国培计划”,市县“名师工程”、“青蓝工程”。每年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层面的教育培训在2万人次以上。扎实开展“送教下乡”、“课堂教学大比武”、“县级优质课评选”等活动。小学教师专科学历比例达到90%,初中教师本科比例达82.1%。

——有效强化教师交流管理机制。县上相关部门联合发文,明确了教师调动的时间要求和条件限制,禁止任何单位借用和占编使用教师。控制了每所学校每年顺向流动和逆向流动的比例。出台了规范校(园)长职务行为的18条规定和教师师德“五条禁令”,并严格执行。目前小学专任教师师生达到为1:23.46,初中达到1:17.67。

——建立健全教师激励机制。全县统一城乡教师绩效管理,给予片区学校、村级学校教师绩效150—200元/月的奖励倾斜。每年评选表彰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县财政设置专款奖励各级名师、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县上统筹管理校长的绩效考核。专门安排362套政府承建的公租房项目放在学校建设解决教师居住问题。大部分乡镇对村小任教教师给予交通和生活补助。向农村学校倾斜职称评定指标,全县初中教师中级以上职称结构比例达到54.2%,小学达到41.9%,高于同类县区。

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2012年监测结果显示,泸县小学和初中的学生课业负担明显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但学生的总体学业水准却高于全国和全省平均水平。其中初中数学学业表现水平分别高于全国、全省均值11.7和13.6个百分点,初中科学(理化生)学业表现水平分别高于全国、全省均值9.3和13.4个百分点,在农村县区实属不易,2011年泸县被省教育厅授予“四川省义务教育示范县”称号。2013年创建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顺利通过省级评估验收。近年来,泸县初中毕业生参加全市中考会考,其总平均分、及格率、优生率均名列全市前茅,义务教育质量综合评估连年荣获全市一等奖,基本实现了县域内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基本实现了各类教育的均衡推进。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