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寨镇机关干部赴遵义县枫香镇花茂村考察学习

2016-02-29 09:12:20来源:四川在线编辑:庞山岚

四川在线泸州频道(易路勇)2月19日至20日,石寨镇党委组织班子成员、机关干部共24人,赴贵州省遵义县枫香镇花茂村学习产业发展、精准扶贫、乡村旅游等方面好的做法和先进经验。

镇党委书记谢安海率队深入花茂村九丰农业公园、陶艺文化创意一条街,实地考察了智能温控大棚、党员群众之家、土特产服务中心和村民王治强经营的农家乐“红色之家”,还考察了制陶工坊。据悉,花茂村位于遵义县枫香镇东北部,面积9.8平方公里,耕地5531亩,辖26个村民组1345户4568人,1个党总支7个党支部97名党员。花茂村原名荒茅田,意指贫困荒芜,后改名花茂,寓意花繁叶茂。近年该村统筹推进精准扶贫,发展高效特色农业,引导村民积极发展乡村旅游、推进农旅一体化。2014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948元,全面小康实现程度97.62%。

在智能温控大棚里,立体种植的各式瓜果蔬菜,很有观赏价值:有鲜艳盛开的蝴蝶兰等各式花卉,有金灿灿的金佛手等各类药材,有红彤彤的改良西红柿等各类蔬菜,还有争相拍照留影的100斤重的大南瓜和各类奇珍异果……据悉,花茂村2014年引进山东省寿光市九丰集团公司,目前在花茂村建成大棚近15万平方米,解决77人就近就业。园区目标是建成“蔬菜基地的‘心脏’,农民增收的保障,风险防范的屏障,城市餐桌的依仗”,全部建成后,可提供就业岗位2000个,辐射带动2万多农户。

走进陶艺文化创意一条街,大家逐一察看、了解工艺、询问价格,购买心仪的土陶制品。花茂村随处可见的土墙草垛,青墙黛瓦的黔北民居,数百年历史的土陶文化,不仅吸引村民回乡就业创业, 而且成为游客寻找美丽乡愁的地方。90后大学生陈义兵毕业后回乡开办了一家镌刻着红色记忆的乡村旅馆——“苟坝印象”,2015年5月开业后,108间床位时常爆满,再加上来吃饭的游客,已实现营业收入有十余万元。

在村民王治强的“红色之家”乡村宾馆,一幅幅“祖国好”“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的对联格外醒目。考察组一行仔细询问他的经营管理模式和弘扬红色文化、传统文化发展乡村旅游的好做法。“富、学、乐、美”的“四在农家”是遵义乡村旅游的一张靓丽名片。花茂村近年来发展山地现代高效农业、推动农旅一体化,开办了42家乡村旅馆、10个农家乐,几乎每个周末乡村旅馆和农家乐饭庄客人都爆满, 2015年1—8月初已接待游客近4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500多万元。

通过考察学习,大家深刻感受到,过去“出行难、饮水难、看病就医难、农田灌溉难、村民增收难”的花茂村极为贫困,近年来大力发展山地现代高效农业、培育蔬菜、乡村旅游等特色产业,走精准扶贫之路,打造“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升级版,推动农旅文一体化和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促使新农村示范点变成小康示范点。特别是倡导“五带头五提升”,创建精准服务型党组织;“五带十帮”精准化,构建大扶贫格局;采取“公司+专合社+农户”方式,通过土地入股、平时务工、年终分红带动农民脱贫致富的做法,受到了广大山区群众的好评。

谢安海要求,通过考察学习,结合石寨实际,大家一要充分学习借鉴花茂村大力发展特色现代农业、乡村旅游业,统筹推进精准扶贫的好经验好做法,拓宽思维、开拓创新,特别要学习花茂村在环境打造、精品景点布置等方面的先进理念,找准差距,结合自身优势,坚定信心,把新农村建设、产业发展、文化旅游有机结合,打造出具有石寨特色的精品示范点。二要充分领会习近平总书记“政策好不好,要看乡亲们是哭还是笑”的讲话精神,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在现代农业、观光农业上下功夫,把“红绿蓝”三色产业做大做强,大力实施精准扶贫,带动农民增收致富。三要进一步强化水利、道路、电力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整合资源,群策群力,把休闲垂钓、观光农业、新农村建设整合起来,实现各示范点提档升级。在示范点打造中,力求做到精细化、乡土化,保护好原生态,做好文化与故事的文章,要化腐朽为神奇,让游客到石寨来找到乡愁,找到返璞归真的感觉。四要以遵义县的“枫香模式”为基础,积极探索经验做法,让更多群众主动参与到建设、管理、运营中来,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真正实现农业更强、农村更美、百姓更富,让建成“泸州美丽西窗口”的目标早日实现。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