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77岁乡村女医生拄拐日行7公里山路 只为做好村庄疫情“守门员”

2020-02-13 11:21:32来源:四川在线编辑:阮长安

张红 川报观察记者 魏冯

张红 摄

2月11日,记者从泸州市江阳区分水岭镇获悉,青锋村有一名77岁的乡村女医生,每天拄拐日行7公里山路, 只为做好村庄疫情防控。

张红 摄

前几天,当村上确定最后一名返乡村民李建可以解除居家医学观察后,村党支部书记白远书向一名白发苍苍的老人深深鞠了一躬。

张红 摄

原来,在泸州市江阳区分水岭镇青锋村蜿蜒崎岖的山路上,每天行走着一个老人。她每天穿着防护服、背着药箱、拄着拐杖,虽然气喘吁吁,但却从没有停下匆匆的脚步。

她就是彭邦珍,77岁,一个已有55年党龄的老党员,55年一直奔走在一线的乡村医生。

张红 摄

新冠肺炎疫情袭来,彭邦珍不顾自身年岁已高,主动申请为外出务工返乡人员测量体温、检查身体、登记情况,和村干部一起查实村上疫情防控第一手资料。

早上7点半,她准时出门,老伴递过的除了她必须的药箱,还有一根用竹竿做的简易拐杖和一句叮嘱:“自己注意安全,我把饭烧好等你回来”。

张红 摄

彭邦珍负责从村上384户村民中排查出的7户外出务工返乡人员的监测工作,每户每天上门两次,忙到中午12点过,回家匆匆吃过午饭,又出发开始下午一轮的巡查。遇到雨天路滑,跋山涉水7公里,老人天黑尽了才能到家。晚上,她还要把一天收集的资料、图片归纳汇总,附上情况报告,及时上报村镇相关部门作防控参考。

“我参加过非典防控,又有几十年的防疫工作经验,关键时刻更应该挺身而出。”彭邦珍老人觉得这是她肩扛责任的关键时刻,她将坚持到疫情防控工作全部结束。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