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泸州消息(匡凤娟 杨莉)没有生而英勇,只是选择无畏。自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中,三星街社区巾帼志愿服务队以女性特有的温暖、细腻与坚韧,在工作中,巾帼不让须眉,她们以小见大,是一线坚守者,是前线宣传者,是后方服务者,是复工助攻者。
她们——舍小家,顾大家
为了更好地参与到疫情防控工作,颜莎同志铁着心肠将7岁的女儿和4岁的儿子留在了石洞老家让父母照顾。在大家都举家团聚的时候,她为了疫情防控工作和安全防护,离开温暖的大家庭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作为女儿,她对父母有愧疚,作为母亲,她对一双儿女有愧疚,作为妻子,对同样在一线忙碌的丈夫也是有愧疚。她并没有因为愧疚而影响疫情防控工作,并将对家人的愧疚化为工作动力,做好一线的坚守者。同样情况的,还有社区居委会主任张杰,也是让自己的两个孩子同年迈的母亲一起生活,心中对孩子的不舍与对老人的心疼都化作一股力量冲锋前线。
她们——小动作,显大爱
疫情期间,小区和楼栋实行封闭式管理,为有效减少居民群众外出次数,又能保证为居民提供蔬菜、水果、米面粮油等日常生活商品,防疫必备的酒精、消毒液等生活物资,社区联系商家组建了爱心代购群,设置了7个社区抗疫提货站,社区干部杨莉和网格员张富莲担任起“配送员”,配送次数达500余次,让居民既省时又暖心;民政干部刘国秋,在前期摸排工作期间,将困难群众台账梳理后进一步联系,为不便出门的13户困难群众送去了粮油和生活必需品;社区干部晋如斯、申桂平,楼院长朱常珍、王昭贵、张蓉......她们一直坚守在小区(楼院)封闭式管理服务岗卡口,严格对进出人员、车辆实行限行管控,体温检测,获居民点赞;网格员肖家芳在肖巷子散居楼院开展疫情防控楼院消杀工作的时候,遇见一位坐轮椅的大爷没有戴口罩,她上前关切的问其原因后拿出了她仅有的志愿者备用口罩,并仔细的教大爷正确佩戴,同时叮嘱减少外出,注意安全,大爷竖起大拇指夸她:“姑娘,你真好”!
她们——小身板,大能量
“你好,我是三星街社区志愿者,请问你们家里有几口人,有没有从外地回来的人员……记着尽量少出门,有情况请第一时间与社区联系……”她们把防控知识有效地传达到每一户,遇到年纪大听力差的居民,一句话还要重复很多遍,直到对方听清楚为止。为了更加准确掌握辖区内的外来人员情况,志愿者们对辖区2150户逐一开展4轮电话调查和重点摸排,通过“线上+线下”的宣传方式,确保宣传全面覆盖到位,不留死角,为疫情防控筑起坚实堡垒。
她们——小服务,大助攻
进入到复工复产阶段以来,她们积极响应复工复产号召,主动靠前,精细服务,化身复工复产的最美“助攻手”。“你好,请问您是潮牌服饰的负责人吗?现在已在陆续有序复工,请您根据疫情防控要求做好复工准备,有需要请与社区联系!”她们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消杀、防疫物资采购、防疫知识宣传等工作,对接企业和商户分批次有序复工,积极做好后方保障工作,全心全意为企业复工复产保驾护航。为辖区企业送去酒精200kg,消毒片3000片,多渠道协调为辖区企业或商户采购口罩近5万个。
有心、有行,就会信念坚定。一个个战“疫”中的身影,一颗颗饱含真情的初心面对疫情,她们是社区干部、是党员、是网格员、是楼院长、但是她们有个最有力的名字是“巾帼战士”。在她们面前,有无数的困难、压力,甚至是委屈,但她们选择负重前行,用女性的温柔和坚韧担当起初心和使命,用实际行动彰显迎难而上、刚毅坚韧的新时代女性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