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泸州消息(王承伟)在经历了春节期间对春耕的焦虑之后,随着疫情防控形势的好转和春耕时节的到来,连泸州市江阳区的乡村到处姹紫嫣红满目春,督导、供货、松土、施肥……全区涉农机关干部、企业,专合社社员以及广大村民都忙得不也乐乎,春耕生产按下了“快进键”。
3月3日,天色渐渐暗了下来,戴着口罩宋小兰也在帮着把茄子苗从车上运下来,她的身后,七八名村民在忙着栽种茄子苗。
“这些苗子有的已经开花了,所以只有抢栽下去。”疫情防控虽然耽搁了近半个月春耕时间,作为拥有320名会员的蔬果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宋小兰对今年的收成信心满满:“合作社的300多亩土地,复工一个多周以来已完成2/3的种植面积,剩下的土地我们必须抓紧时间完成栽种,所以我们不得不适当延长劳动时间同时施用有机肥来提高土壤的肥力,抓好订单销售。”
春雨贵如油。3月4日上午,泸州红柯农业有限公司组织20多名村民冒雨为柑桔苗施肥。这是一家在分水岭镇流转1200亩土地种植柑桔并套种蔬菜的农业公司,主管张富银说,抢抓农时是当务之急,一年之计在于春。
机声隆隆,向2万亩高标准农田“要”工期
金灿灿的油菜花和雪白的李花交相辉映,通滩镇金雨滩村沉浸在满园春色里。偶尔一陇田畴间,有春耕的身影点点闪动,有的松土,有的施肥,有的除草。
在17社道其龙的水田间,几辆大型挖掘机在轰隆隆地挥动着巨臂挖泥筑堤。这里是江阳区投入3000万元建设高标准农田项目的一个建设点。整个覆盖2万亩、涉及6个镇街的农田项目,其建设进度及工程质量牵动着农业农村局局长罗杰的心。3月3日,她辗转来到施工点附近的一段田埂上向负责工程督导的孙子彬了解工程进展情况:“能不能确保在4月下旬插秧?”
“不管时间有多紧,我们都要组织力量抢工期,确保春耕不耽误。”作为江阳区农业农村局农田建设与环境保护站的站长,孙子彬从一周前项目建设复工时起,每天奔赴在全区的3个建设标段上开展督导工作。他说,现在只有100多人上工,等这几天的机具挖掘过后,我们会组织大量人员突击。
了解完项目占地协调、设计微调等事项后,罗杰马不停蹄地赶赴下一个建设点,背影一瞬间消失在花丛里。
通行证开路,农资运输早启动
泸州泰丰种业有限公司后院里,一辆叉车将几十袋优质稻种运向停在门口的大货车。“这批种子是要运送到广西贺州市钟山县的。”公司副总郭利平介绍说,疫情防控期间,起初种子运不出去,我们也很着急,后来当地政府和主管部门及时为我们送来农产品运输通行证,打通了绿色通道,使种子几乎都运出去了。
于2001年成立的泸州泰丰种业有限公司,是江阳区的一家优质水稻育种科技企联体,拥有实力雄厚的科研人才队伍,得到省内科研团队的助力,种子销售到全国的南方水稻区,涉及长江下游的川、滇、黔、渝、陕、桂、粤等地,长江下游的湘、鄂、皖、豫等地。
“区上的动作快,启动早,我们公司是最受益的,也保障了农民的春耕用种。”郭利平说,当前,公司已经组织力量奔赴田间帮助村民育秧,抢抓农时。
在后院旁的一间工作室内,农技师们在忙着用手工制作水稻育种田间标牌。“我们是加班加点的做哦。”陈小龙说,今年计划培育近1.5万个品种,所以要赶制作标牌1.5万个。
疫情防控不松劲,农业发展加把劲。江阳区农业农村局牵头组织了区应急局、区市场监管局等相关部门组成的服务小分队,深入到农业企业以及专合社,一边指导疫情防控有序复工复产,一边落实农资订购、金融贷款、种养殖技术指导。
代订农用物资送上门,防疫春耕两不误
“为什么不按时给我送种子肥料?”2月4日上午,丹林镇的几名在王氏农资店订购了农资的村民与老总激烈争吵了起来。带队巡查疫情防控情况的镇党委书记敖启勇发现这件事后,立即组织领导班子研究决定特事特办:为镇上的3家农资店办理农资运送通行证。
“当天下午我就得到了通行证。”王天华说,正月十一,正是疫情防控很重要的时期,大家都在居家隔离,不允许赶场,村民上不了街,商品不能正常交易。
为了最大程度减少疫情传染的可能,也确保物资供应,镇上立即组织代订代购农资,分别由村社负责农户需求统计后向农资店老板提供名单。
从2月5日起,王天华每天组织3辆货车为村民送种子化肥。“几天时间就送出化肥300多吨、种子近2吨,确保了村民农资需求。”
“面对今年防疫的特殊形势,代订农用物资送上门是我们区确保春耕创新举措,解决实际问题。”作为全区春耕的重要负责人,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张富均胸有成竹地介绍,“五措并举推进春耕提速”,即技术服务、资金扶持、通行证发放、农田项目建设、防疫物质提供。
在他所在的董允坝蔬菜基地边,由区农业农村局、应急局、市场监管局等相关部门组成的服务小分队,正在指导专合社的会员们进行科学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