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江阳区法官当“主播” 上万“粉丝”在线听课

2020-05-15 17:35:22来源:四川在线编辑:阮长安

 

/items/202005/20052714562654200015ED8E.mp4
scolplayer视频播放器

 

四川在线泸州消息(肖则兰 记者 胡容) 什么是校园欺凌、校园欺凌有什么危害?遇到校园欺凌怎么办?……5月15日,泸州市江阳区人民法院审管办(研究室)副主任,员额法官姚静走进直播间当“主播”,以“拒绝校园欺凌,依法呵护‘少年的你’”为主题,讲述了玩笑与欺凌的边界在哪里?遇到校园欺凌,孩子该怎么办?家长又该如何处理?30分钟的直播节目,近1万人围观。

什么是校园欺凌?

姚静说:“校园欺凌是指在校园内外学生之间一方单次或多次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造成对方身体伤害、财产损失或精神损失的事件。如给同学取侮辱性的绰号,嘲笑打骂同学或者是传播同学消极的谣言和闲话等等都属于校园欺凌。”

据姚静介绍,校园欺凌最大的特点是,它是一个重复化身的行为,它不是一个单一的偶发事件。校园欺凌多发生在中小学,一般分为单人实施暴力、少数人实施暴力和多数人实施暴力,通常是重复发生行为,而不是单一的偶发事件。实施环境和地点多为校园周边或人少僻静的地方。在中小学校园内发生校园欺凌的行为不仅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学校管理,更严重危害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同时挑战着社会的道德底线。

姚静说:“通常受害者胆小怕事,默默承受而不敢反抗和告发欺凌者,因此恶性循环导致受害者身心备受煎熬。对于欺凌受害者而言,产生负面的生理和心理问题几乎是难以避免的。调查发现,被欺凌的学生比起同伴,更可能表现出头痛和胃痛以及免疫能力下降的症状。而另一项研究显示,受害者更容易有高焦虑水平、社交障碍以及抑郁等不良反应。”

学校如何来应对校园欺凌事件呢?

姚静认为,作为学校,学校集中全社会的力量从各个方面加强对学生的普法教育;建章立制。制定完善校园欺凌的预防和处理制度,建立校园欺凌事件应急处置预案,明确相关岗位教职工预防和处理校园欺凌的职责;学校应该建设预防和保护体系。组织老师和职工学习对校园欺凌事件的预防、处理、措施和方法等;及时处置。一旦发生校园欺凌事件,学校要及时介入、调查处置,涉嫌违法犯罪的,要立即向公安部门报案并配合立案查处。

面对受到校园欺凌伤害的孩子,家长应该悉心关注、鼓励应对、适时相助。作为父母,要首先和孩子保持良好的亲子关系,及时的疏导孩子的心理状态,让他愿意与你分享发生的任何事情,平时也要细心观察孩子在学校的状态是否正常;如果孩子遇到校园欺凌,家长可以帮助孩子分析情况,鼓励他们勇敢面对,锻炼孩子处理问题的能力和人际交往的能力。“我们不鼓励家长太早的介入矛盾中,因为这样会使孩子失去独立面对并成长的机会。”姚静说。

有不少家长问,遇到校园欺凌,什么时侯介入比较好呢?

姚静认为,如果孩子在学校发生了校园欺凌事件,作为家长,当你看到孩子在努力之后情况没有任何好转甚至更加严重,或者欺凌者已经有明显的伤害行为,家长就应该及时介入,确保孩子的安全。

“看了今天的直播,受益匪浅。每个孩子都是家长的心头肉,当听到孩子被欺负的时候,肯定第一时间找学校、找对方家长。听了姚法官讲后,只要不是很严重,我觉得应该让孩子自己去处理,处理不好,家长再介入。希望法院经常开展这样的直播活动,在家也能学习。”家住江阳区碧桂园小区的魏婧女士表示。

据江阳区人民法院相关负责人介绍,由于新冠疫情影响,这是江阳区法院首次将普法活动开进“直播间”,下一步将根据情况,吧更多法官请进“直播间”,线上为市民普法。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