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泸州消息(张红 罗涛)72岁老党员黄传先,带领党员志愿者们学习党的政策、方针,把党的精神传播到居民身边;62岁的王桂兰擅长手工和舞蹈,是“手工队”的老师……近年来,江阳区茜草街道积极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加强群众核心价值观教育,传播正能量、引领新风尚。
组织联动,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系统化。茜草街道建立“所+站+基地”三级组织体系,提供多层次的文明实践体验服务。加强与江阳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联系,共同研发活动项目,现已开发出“传承工业文化、塑造强国基石”和“同品桂圆之甜、共建张坝更美”两条游学线路。
多元联席,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制度化。街道邀请辖区学校、企业、社会组织、自建团体、党员群众代表成立新时代文明实践联盟,建立年初计划、每季调整、月月评估多元联席制度,共同商议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内容,拟定活动计划,统筹活动开展,形成了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制度化流程,即:收集活动意向—拟定活动清单—开展活动策划—组织活动实施—评估活动成效,大大提高了活动质量。
专兼联盟,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专业化。街道成立志愿服务队,下辖14支志愿服务支队。志愿服务队队长均由党组织书记担任,副队长由社会工作者和各团队热心志愿服务人员担任。志愿者由机关及社区工作人员、辖区企事业单位职工、党员、社会组织工作人员、居民志愿者等共同构成,按照自身特长和兴趣加入各志愿队伍。实现了由党务工作者把方向、社会工作者搞策划、志愿服务人员抓落实、党员群众齐参与的专兼结合队伍结构。
社群联享,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常态化。街道整合辖区资源,所有教育文体设施、基地、活动场所免费开放,各志愿队伍共享活动阵地,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参加文明实践活动。通过整合上级项目资金、单位活动需求、企业工作经费、职工居民特长、群众文化诉求等人、财、物资源,统筹解决志愿服务活动缺资金、缺骨干、缺项目创意等问题,实现社会组织、群众团体、志愿队伍资源共享,推进活动常态化开展。
多方联办,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多样化。为吸引居民群众广泛参与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街道梳理拓展活动类型,深入挖掘活动主题,形成了理论宣讲、文化文艺、爱心帮扶、环境保护、三线传承等五类活动。通过整合同类或关联活动,统筹力量,实行多方联办,以讲座论坛、展馆参观、文艺汇演、趣味活动等多种形式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
茜草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成立以来,已组织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130余场次,参与志愿者达3600余人次,惠及居民群众25000余人次。下一步,茜草街道将继续探索和完善新时代文明实践的运行机制和活动形式,做好新时代文明实践试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