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泸州消息(温建荣)江阳区南城街道滨江社区位于城区半岛东沿,长江岸线长约0.8公里,辖区水域环保、江岸治理、应急救援、水域平安等治理形势严峻,工作压力巨大。为破解难题,南城街道滨江社区积极整合资源,创新搭建“生态滨江涉水联盟”平台,确保辖区水域平安、生态、和谐。
整合资源,构建水域治理保障机制
小平台大联动。以滨江社区为粘合剂,将辖区内人、财、物、技等资源进行整合,搭建“生态滨江涉水联盟”平台,打破上级与下级、部门与部门、单位与单位、政府与群众、团体与个人之间隔阂,形成治理合力,共同参与水域安全防控、水上应急救援、水资源保护、水污染防治等,形成水域治理大联动新格局。
小联盟大覆盖。以党支部共建为主要载体,与辖区单位泸州海事局、长航公安泸州派出所、港区海事处、泸州市游泳协会、江阳区醉美公司等签订结对“生态滨江涉水联盟”共建协议,达成水域联防共识,共同开展水域及周边环境治理、应急救援、志愿服务等工作,实现辖区单位参与水域治理全覆盖。
小资源大整合。积极整合辖区各类社会组织、文艺团体、党员、志愿者等各类社会资源,着力强化水域治理志愿者队伍建设。截止目前,共组建各类志愿队伍12支,全方位参与环保宣传、文明劝导、清河护岸、水上救援等各项工作,形成全民参与、群防群治的水域治理防控体系。
凝聚合力,联防彰显治理成效
环境治理联防,让“污水”变“秀水”。整合泸州市海事局、长航公安泸州派出所、港区海事处等成员单位力量,对辖区水域内居民丢弃和飘流聚集的垃圾污染情况进行循环监控,及时组织志愿者队伍力量清理开展各类清河护岸行动,劝导群众不文明行为。近年共联合开展清河护岸行动70余次,清理各类垃圾3.3吨,劝导江边群众焚烧、洗菜、乱丢垃圾等不文明不安全行为3000余人次。积极协助上级相关部门开展长江餐饮船舶取缔和雨污分离设施等环保工作,切实改善辖区长江水域环境状况。
禁渔禁捕联防,让“死水”变“活水”。联合联盟成员单位长航公安泸州派出所、港区海事处、江阳渔政等,积极开展非法捕捞打击行动。收缴各类非法捕捞渔具20余件,放生非法捕捞的各类鱼类约2000余尾;组建禁渔期巡河队,严禁禁渔期非法捕鱼;联合开展相关珍稀鱼类保护宣传活动和放生活动6次。成功举行2019年全国放鱼日增殖放流四川分会场活动,放生长江鲟、胭脂鱼和长吻鮠等4万余尾珍稀濒危鱼类,对修复我国大江大河水生生物生态链具有重要意义。
水上救援联防,织密救援“防护网”。因岸线较长,水域情况复杂,每年江段内均会发生溺水事故,特别是暑假期间青少年溺水事故时有发生。联盟单位通过设立沿江安全监测系统、开通水上救援电话、组建救援船只,建立水上联动救援机制。目前,滨江社区江段内涉有水救援队伍68人,32人具备专业救援资质,涉水救援船4艘。今年,5名落水人员均被救援队伍成功救援。
心系群众,联防保障居民平安
疫情联防,让“忧心”变“安心”。今年,为加强滨江路沿江公共场所疫情防控工作,联盟成员单位在沿江架起防汛隔离护栏,防止群众聚集;组织疫情联合巡防队伍每日开展宣传劝导,劝导群众近10000人次;组织涉水疫情巡航快艇,劝导江中游泳爱好者上岸回家;利用长航公安等趸船、停车场、社区喇叭等错时滚动宣传播放疫情提示语;组织涉水疫情义务消杀队,对辖区内14个打围的散居楼院区进行义务消毒等,让居民不再忧心,在家安心度过疫情期,确保疫情防控工作的最后胜利。
防汛联防,让“担心”变“放心”。辖区共有3处低洼地带,极易受汛情影响,防汛压力巨大。为让沿江居民“放心”生活,联盟整合各类资金在沿江安装6个防汛监控摄像头,配合水上单位水位监控摄像头,实现辖区水域内水位情况24小时全覆盖监控,为汛情和涉水安全隐患的预警、处置提供强有力技术保障。滨江社区多次接受中央、省、市防汛督查,防汛减灾经验受到一致好评。
安全防联,让“纠心”变“省心”。滨江社区江段长、堤防长,堤防裂缝垮塌、石梯破损、趸船拆离遗留等沿江安全隐患时常存在,让各级党委政府感到“纠心”。为确保安全隐患不遗漏,联盟定期沿江排查,对排查出的安全隐患立即向上级报告,及时警示,实时监控,同时主动协调相关职能部门对隐患限期整改。近年来,南城街道滨江社区共整治江段堤防、破损石梯等安全隐患40余个,得到安全监管部门充分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