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泸州消息(周超文 刘梅)走进位于泸州市江阳区况场街道普潮村的一处无花果果园,可以看到果树上挂着各种品种、各种颜色、大大小小的果子,十分诱人,而果园的主人朱秀洪正在忙着给无花果浇水。
2014年,还在外地打工的泸州市江阳区况场街道普潮村村民朱秀洪,通过一次偶然的机会了解到了无花果的种植前景,随即他便返回家乡流转了40亩土地,引进了波姬红、金傲芬、黑珍珠等优良无花果品种进行规模种植。
生财有道 亩入过万元
朱秀洪家的院坝与泸(州)-宜(宾)省道连接在一起,看到这一便利条件,朱秀洪自无花果成熟后,就在自家院坝里搭起了一个临时无花果销售摊位,并在摊位前后两侧竖起了两块出售和体验采摘无花果的宣传牌。“自无花果开始陆续上市后,每天都要卖出几百斤,多时达到1000多斤。”朱秀洪介绍说,而在节假日,更是有不少的客人前往果园自己采摘。
从2017年开始,朱秀洪的生态无花果挂果后,他就开始思考卖果的新方法,让自己的生态无花果收益最大化。“他在考察了泸州很多果园后发现,很多水果种植大户因量大且上市时间集中,大多还是靠传统的批发给商贩出售,尤其是个别种植大户,由于受人力和时间的限制,在价格上总是受制于果贩。我的无花果是陆续成熟,没有集中上市形成的销售压力。”朱秀洪说,他针对无花果陆续成熟这一特点,尤其是地处省道边的交通区位优势,2017年无花果成熟前,他就在家门口竖起了两块无花果销售广告牌,并临时搭起了销售摊位。同时,由于自己的无花果基地距离省道只有100米,果园也对外向体验采摘的游客开放。由于朱秀洪的无花果基地地处交通要道边,无论是临时摊位前购买还是进园采摘,每天无花果的销售量都很红火。
“大树模式” 一年采收三季
在人们的印象中,无花果一般都只有夏秋两季果子。然而,朱秀洪的无花果采用“大树模式”种植后,一年却能采收三季,除了夏秋果,还有春季果。
在朱秀洪的无花果种植基地看到,果园里无花果树的树枝上,叶子才刚刚长出,树丫上却已生长着一个个秀色可餐的无花果子,让人惊奇不已。朱秀洪介绍说,2017年,他在山东等地考察时发现,当地种植的无花果竟然能收获三季,即春果和夏秋果。特别是春果,不仅提早了近两个月于5月上市,由于上市时市场上根本没有无花果鲜果销售,市场价格是平时的好几倍,达到了40元/公斤。
“别人能种一季春果增收,我为啥不尝试下呢?”2017年,朱秀洪了解到春果是采用“大树模式”种植后,就自己进行了摸索。他介绍,所谓无花果种植“大树模式”,就是上年冬季在修枝时,按树枝的不同高低,蓄留好老枝。他在当年冬季修剪无花果枝条时,专门选取了部分树形好的无花果树,将老枝蓄留了下来作为春果枝。开春后,旧枝枝节处就会长出春果,比修剪掉旧枝再发新芽结夏果整整提早了近两个月上市。
由于管理到位,2018年5月,朱秀洪蓄留的10亩无花果老枝结出的春果,就收获了2500多斤,而价格更是卖到了平均每斤20元,仅这一季,收入就达5万余元。
初尝甜头后,朱秀洪不断总结春果种植技术,这两年,他把面积扩大到了20亩,亩收入都在5000元左右。“这两年蓄留的20亩春果的收入,足够支付60亩果园的人工、有机肥、防病治虫害等管护费用,夏秋两季无花果收入全是赚的,无花果这种‘大树模式’,硬是让我尝足了甜头。”朱秀洪喜滋滋地说。
近几年来,在况场街道有许多像朱秀洪一样的返乡创业人才,他们依托况场街道地处城郊的区位优势,大力发展集观光、采摘、休闲为一体的无花果、葡萄、甜脆枣等特色水果产业园,带动周边村民走上脱贫致富小康路,为况场街道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产业支持,为经济发展提供重要保障,为建设“金色城西,绿色况场”注入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