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阳区:奏响“河畅水清岸绿景美”新乐章

2020-08-04 15:44:38来源:四川在线编辑:魏杰

——江阳区在全面落实河湖长制工作中,严明责任“管好水”、统筹施策“治好水”、保护生态“兴好水”

四川在线泸州消息(袁玉华 谯海)“这里沿途风景很美,不管是途步还是骑游都很舒服!”作为泸州目前最美的骑游道,沿沱江旅游道路建成投用后,成为不少市内外市民、游客休闲骑游的首选之地。沱江河岸的美丽嬗变,是江阳区全面推行河湖长制的一个剪影。

近年来,江阳区始终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发展理念,在全面落实河湖长制工作中,严明责任“管好水”、统筹施策“治好水”、保护生态“兴好水”,有力有序有效推进全区河湖长制工作落地落实,奏响“河畅水清岸绿景美”新乐章。

严明责任“管好水”

“贯彻落实河湖长制,就是要让‘河长制’变成‘河常治’,实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愿景。”江阳区委书记杨长缨,区委副书记、区长廖俊在巡河工作中和相关会议上反复强调。

水是生命之源,也是生态之基。

江阳区河湖长制严格坚持“党政同责、分级负责、属地管理”原则,严明责任“管好水”。

“我区构建了区、镇、村三级河长制组织体系,由区委书记、区长担任总河长,区委副书记担任副总河长,其余21名区级领导为区级河长,把长沱两江在内的11条主要河流及49个小型水库全部纳入河湖长制管理保护范围,做到责任落实全覆盖、管理领域全覆盖。”江阳区河长制办公室负责人介绍,江阳区探索建立了总河长制运行规则、河湖警长实施方案、跨界河流联防联控等制度,推动“河长制”实现“河常治”。

河湖长制启动以来,江阳区科学编制了“一河一策”管理方案,完善了辖区11条主要河流“一河一策”内容,确保方案纵向协调、横向一致、逻辑严谨,为“管好水”奠定了基础。

管好水,必须落实到行动上。江阳区全面落实河长巡河制度,今年以来区级河长巡河140余次,其中区总河长巡河20余次,镇街级河长巡河1300余次,村级河长巡河6000余次,主要巡查非法采砂、排放污水、违法捕捞等情况。

管好水,江阳区在资金方面舍得投入。近年来,江阳区投入财政资金7000余万元,着力保障全流域治理项目有钱干、干得快;投入2000余万元,加快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投入4000余万元,率先开展镇村垃圾直运;拨付专项清理经费150万元,全力开展河道清理。

统筹施策“治好水”

河长如何履职,治好水?源头管控是关键。

江阳区树牢绿色发展理念,以“零容忍”态度狠抓源头治理,突出重点攻坚,各项整治措施落地落实。

通滩镇制定了“一河一策”方案,严格划定了禁养区范围。去年,该镇魏国村邹某某、钟某某的养殖场因污水直排沱江和米溪沟被依法取缔,石锦居和米溪沟两家农家乐也完成搬迁,消除了畜禽养殖业及生活污水对水环境的污染。

实施“河长制”,目的是推动“河常治”。江阳区大力开展“清河、护岸、净水、保水”专项行动,加强对河道管理范围内乱占乱建、乱围乱堵、乱采乱挖、乱排乱倒、黑臭水体、水土流失等突出问题的整治,统筹施策“治好水”。

治江先治河,治河先治污。江阳区健全“点线面”项目推进体系,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原则,加快推进全域污水治理工程,雨污分流从场镇试点成功向主城区全面推开。全区实施主城区及老城区雨污分流改造35.4平方公里,完成投资7.7亿元,主城区及老城区新改建一二级管网44.2公里。

“每天早上6点左右,垃圾收运员便会挨家挨户收运生活垃圾,实现生活垃圾不过夜。”江阳区全面建立城乡生活垃圾收集转运一体化清运模式,实现农村生活垃圾收集“日产日清”,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减少了长沱两江沿岸农村生活垃圾对江水的污染。

“除了河长巡河,我区还成立了19支共429人的巡河队伍,确保河长制工作常抓不懈。”江阳区河长制办公室负责人介绍,巡河队主要对辖区内11条50平方公里以上江河开展日常巡河检查和动态监测,发现并制止涉河违规违法行为,全面掌握水域污染和水域质量等情况,按月通报河流水质监测结果,推动问题整改落实。

猛药去疴,重典治乱。

江阳区扎实开展长江经济带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督执法专项行动,清理2011年以来生产建设项目714个,集中整改351个。加强河道禁采执法和监管力度,仅今年上半年累计开展各类执法检查140余次,出动执法人员630余人次;收缴涉渔船舶6艘,销毁三无采砂船舶1艘,收缴电鱼工具3套、各类网具1500余副;长航公安立案侦查10起,地方公安立案侦查6起;行政立案4起,罚款1.7万余元。

保护生态“兴好水”

水清岸绿生态美,流水泱泱白鹭飞。

“你看嘛,这里不堆放砂石并进行生态修复后,灰尘没得了,汽车的噪音没得了,空气清新了,环境好得多了!”8月3日上午,华阳街道江湾村18组村民姚如彬,对于长江边的华阳五渡溪生态修复很是满意。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2017年8月,江阳区按照中央环保工作要求,正式启动长沱两江岸线砂石堆场整治修复工作,主要清理转运原堆放在河道岸线内的砂石,拆除相关砂石加工设备,并对清理后的河岸线进行生态修复。需拆除长江岸线砂石堆场31个,沱江岸线砂石堆场3个。截至2018年2月,长沱两江岸线34个砂石堆场全部拆除。2018年6月,江阳区向上级相关部门申请中央补助资金1400万元,用于长沱两江岸线砂石堆场整治修复工作,整治修复岸线总长4.43公里,整治修复面积579.3亩,绿化面积178亩。目前,长沱两江岸线砂石堆场已全部生态修复并通过验收。

修养生息让绿色发展行稳致远,握指成拳让“禁渔令”掷地有声。

“同志,长江、沱江已实行禁捕,请不要在这里钓鱼!”近段时间来,地处长江、沱江边的江阳区各镇街,各类河长、志愿者每天都到长江、沱江边开展垂钓劝导。

“打了一辈子的鱼,实行禁捕了,我们渔民的生活怎么办?”江阳区落实中央、省级、区级和镇街资金2797.75万元,专门用于渔民转产工作,全区退捕上岸渔民418人,已全部实现转产。

江阳区组织巡河队员定期开展河道及沿岸垃圾清理整治工作。仅今年上半年,全区长沱两江和部分大型水库共清理河面漂浮物和河岸垃圾500多万吨,保护生态“兴好水”。

“保护生态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在一系列长效机制推动下,江阳区真正实现了水岸同治从“有名”向“有实”、从“管住”向“管好”的转变。1—6月,长沱两江江阳段水质均值达到II类标准,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