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泸州消息(罗瑚榕)近年来,江阳区蓝田街道完善基层社会治理体制,化解基层社会治理中各类风险隐患,激发治理活力并推进现代化、法治化进程,不断开创基层治理新局面。
抓意识建设。蓝田街道强化党建引领意识,提升政治站位,政府、社会、市场各方力量统筹协调,区域与部门各司其职,形成覆盖广、触角灵、分析清、化解快的治理结构。树牢全程治理意识,用“绣花”功夫抓实每个工作环节,特别是可能引发“民转刑”的问题隐患,做到抓早抓小抓苗头,形成排查化解链条式治理。强化依法治理意识,将法律顾问引入重大决策机制,运用法治手段破解基层难题,引导基层群众采用合法方式表达诉求、维护权益,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良好环境。
抓组织建设。完善基层城乡网格组织,建立由社区干部、小组长、网格员、志愿者等力量组成的联防联控、群防群治机制,尤其把在辖区居住的党员编入基层网格,实行常态化管理,推动网格化在社区管理、维护稳定、服务群众方面发挥更大作用。规范基层调解组织,统筹派出所、司法所、法院等政法资源,完善法律诊所、公调对接、法官工作室等服务方式,打造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全流程链条,提升维护社会稳定能力。创新社区组织建设,以基层党建作为引领,把物业管理与社区管理融为一体,使物业队伍发展成为社区工作的新型助力,打通服务社区居民“最后一米”。
树牢精神旗帜。蓝田街道在辖区各社区开展疫情防控身边好人好事展览,发扬和学习基层正能量,打造基层社会治理同心圆。弘扬人民群众“万众一心”的团结精神,充分发挥人民主体作用;弘扬基层党员干部“勇当先锋”的模范精神,在防控疫情的大考面前勇挑重担;弘扬基层干部的“舍身忘死”的奉献精神,关键时刻冲锋在前。这也有利于推进共建共治的社会治理格局形成,督促政府要积极培育自立自强、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