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江阳区皂角巷社区被四川省确定为“暖心家园”项目示范点

2020-11-05 17:44:04来源:四川在线编辑:魏杰

四川在线泸州消息(张红 赵莉红)  11月5日,记者从江阳区卫生健康局获悉,北城街道皂角巷社区被四川省计划生育协会确定为“暖心家园”项目示范点,是泸州市唯一一个“暖心家园”项目示范点。

“暖心家园”项目如何给失独家庭更多关爱?如何让失独家庭融入社会获得幸福感?

近年来,江阳区北城街道皂角巷社区紧紧围绕“暖心家园”项目建设标准,按照“六有”要求,积极探索“一个导向+两个方向+三个融入”的“123”工作法,在健康关怀、生活保障、精神抚慰等方面开展服务,打造暖心家园,让计生特殊家庭不再孤单。

把握一个导向——党建引领

“‘暖心家园’是为计生特殊家庭建立就近方便、小型化服务、经常性活动的阵地为主要形式的民生公益项目。”北城街道党工委书记袁勇刚说,要让特殊家庭感受到党的关怀和温暖,才能真正打开他们的心结,走出阴霾、重拾生活信心,并主动回馈社会。

皂角巷社区地处中心城区,是失独家庭数量相对集中的区域,有失独家庭22户。社区突出“党建引领,连心暖心”思路,凸显城市基层党建“共建、共治、共享”理念,用心用情做好计生特殊家庭扶助关怀工作,倾情打造社区党建暖心家园。

社区充分利用社区活动中心为阵地,汇集辖区单位、社会组织、党员志愿者等资源,组建功能型服务队伍,目前,基本形成“一户一档”,家政志愿者、健康志愿者、连心志愿者等专属志愿者与失独家庭“一对一”结对帮扶格局。

坚持两个方向——目标清晰

社区建立“精神慰藉、走访慰问、志愿服务、保险保障”等制度,逐步实现帮扶全覆盖,让特殊家庭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形成全社会关怀关爱特殊家庭的良好氛围,成为帮扶计生特殊家庭的重要社会力量。

兴趣培养、心理疏导、医养保险、补贴补助,生活在“暖心家园”中的计生特殊家庭不仅有了生活保障,也找到了精神寄托。

饮水思源感党恩,坚定不移跟党走。特殊家庭走出阴影、走出困难,重塑生活信念,主动参与社区公益活动,支持政府各项工作,让爱心永相传,创建团结、友爱、安定、和谐的社会氛围。

62岁的熊筱英是失独单亲,她发挥自身特长,义务为社区各项活动摄影拍照、免费开设摄影和音乐辅导小课堂。李文志家是特殊帮扶家庭,他是党员志愿者团队“老李帮帮团”的发起人,长期协助社区工作,疫情期间,他主动申请做义务宣传员的事迹分别被中央、省、市、区级媒体报道。

实现三个融入——方法得当

融入社区建设。社区按照“六有”建设标准,对社区暖心家园进行精心设计,设置活动室、心理咨询室,并与社区书画活动室、棋牌室等多个功能室共建共享,做到活动有场所。通过建立联系人制度、志愿服务制度、集体活动制度,做到服务有规范。通过结对帮扶、集体生日、健康讲座、健康关爱、生活娱乐等方面开展工作,做到活动经常化。

融入志愿服务。社区摸清“失独”家庭底数、掌握家庭需求、建立信息档案、明晰服务内容,通过宣传相关政策、热心帮扶关怀、实施“绿色通道”,切实解决特殊家庭的突出困难和问题。同时,引导特殊家庭加入志愿服务队伍,传递“爱心接力棒”,自助互助,用鲜活的事例感染和鼓励需要帮助的群体。

融入社会发展。社区加强与特殊家庭的沟通和交流,从包粽子、做月饼、贴春联、吃生日面,到法律援助、事业帮扶,各种形式的慰问活动和人文关怀,丰富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特殊家庭不再“特殊”,抗击疫情,他们主动蹲点值守、捐款捐物;洪峰过境,他们助力群众撤离、抗洪清淤,他们以饱满的热情投入新生活,融入社会发展。

温暖同行!“暖心家园”将会让计生特殊家庭“家人”越来越多、“亲情”越来越浓。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