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泸州消息(张红 周正蓉) 安全生产是发展之基、民生之本。近年来,泸州市江阳区牢固树立“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发展理念,坚持关口前置、重心下移,找准安全防范发力点,不断压实安全责任,筑牢城市安全基石,护航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机构改革破“难点”
“机构改革后,我们配备了11名工作人员,摘掉‘三无人员’帽子,大家有信心打通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工作的‘最后一公里’。”蓝田街道安办主任肖键说。
自2020年镇街机构改革启动后,区委、区政府明确在镇街级设立生态环境与应急管理办公室,将其作为内设机构之一,配备专职主任1名、副主任1名,各镇街根据安全生产监管实际情况配备相应的专职工作人员。
“要进一步强化属地和部门的监管责任、督促企业落实主体责任,落实好清单制,就要充实必要的安全监管队伍,在服务中强化监管,打好组合拳;要在提升安全监管人员的获得感和荣誉感上下功夫,不断激发大家敢于担责、敢于执法、敢于红脸的责任感。”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唐栋良说。
据悉,机构改革落地后,江阳区镇街核定安全生产监管编制共计43个,实有人数66人,大学本科以上文化程度31人。同时,全区进一步厘清行业主管部门职能职责,实现安全监管无缝衔接和全覆盖。
社会治理疏“堵点”
作为泸州市经济文化中心的江阳区,老旧小区占据中心半岛建筑面积的70%,安全设施设备不完善、部分安全隐患整治难等情况不同程度存在。
近日,江阳区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全区公共隐患整治工作。提出从行业部门、属地镇街、资金支持等方面共同发力,总结经验,对15个整治困难的公共隐患按照“一项一策一专班”要求,每月调度、高位推进
从2017年起,江阳区每年单独安排500万元作为公共安全隐患整治专项资金,用于整改责任单位难以明确而又亟待整改的公共安全隐患,不断疏通城市安全发展堵点,提升城市安全发展内动力。目前,全区已安排专项资金2500余万元,整治公共安全隐患10余个,其中整治市级、区级重大安全隐患35个,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幸福感得到较大提升。
覆盖执法除“痛点”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大量新能源、新工艺、新材料广泛应用,新行业新业态大量涌现,江阳区安全生产涉及危险化学品、交通运输、建筑施工、特种设备等多个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监管任务艰巨。
“目前,区安全生产监察执法大队下设2个标准化的片区执法中队,采取‘执法+服务’模式常态化地开展执法检查,再结合行政权力下放,镇街(园区)开展安全监管委托执法,执法监管触角得到进一步延伸,实现重点区域、重点企业安全监管执法全覆盖。”区应急管理局局长周锐说。
一直以来,江阳区把建筑施工、城市消防安全道路交通等重点领域作为风险防控的重中之重,狠抓执法监管。特别是今年,江阳区以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铸安2020”监管执法专项行动为契机,以安全生产责任清单为导向,出利刃、剑指问题,依法落实停产、停业整顿、关闭取缔、上限处罚等监管执法措施,集中消除一批阻碍城市安全发展的“痛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