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阳区北城街道:以绣花功夫推进城市治理精细化

2020-12-16 17:42:46来源:四川在线编辑:魏杰

四川在线泸州消息(张红 刘平良)“我真是掩耳盗铃,逃不过你们的‘千里眼’。”不久前,摩尔停车场出口处发现有人涉嫌乱倒建渣,接报告、下指令、到现场,没出5分钟,北城街道工作人员及时制止了这起违规行为。

近年来,江阳区北城街道依托综治中心规范化、实体化建设,创新打造社会治理大数据指挥中心,细化实施“三三三”工作模式,全力推进辖区治理精细化,居民安全感和幸福感进一步增强。

三大平台夯实治理基础

本固才能枝荣,根深方能叶茂。街道通过打造力量整合平台、指挥调度平台、队伍管理平台,夯实社会治理基础。

街道落实综治中心规范化、实体化建设要求,升级改造阵地150平方米,对原社会治理办、司法所工作人员进行整合,将信访、维稳、司法等工作融入中心。同时,向社区延伸综治触角建立社区综治中心,实施“4+2”工作模式,打造实体化运行示范点。

购置LED大屏、接入城管探头、增设高空球机、安装人脸识别摄像仪,街道以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为关键,建立大整合、高共享、深应用的智能化平台——社会治理大数据指挥中心。并进行资源整合,打通信息联通渠道,将公安、司法、城管等部门数据整合融入到指挥调度平台,“软硬”齐抓、“内外”兼顾。

有高标准的阵地、高规格的设备,还得要有高效率的队伍。街道整合综治、城管、司法、派出所、社区网格等人员,协同配合、分工协作,形成工作强大合力。

三化管理提升治理水平

知家底才能施良策。街道通过实行人口精细化管理、情况动态化监管、重点人群智能化管控管理,提升社会治理水平。

人员一目了然、情况一点就明,街道结合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彻底摸清辖区人口情况,完善平台人口数据库,对居民信息进行分类统计、数据分析,实现人口管理精细化、数据化。

为了实现实时情况监管,街道科学建网、定岗定员、统一调度,并配备可视对讲机、安装手机酒城e管APP,动态巡逻结合动态图巡,突发事件在短时间得到妥善处置。今年7-10月共发现外墙脱落、树木折倒等突发事件220余起,及时处置率达100%。

提高社会治理智能化、精准化水平,街道在重要路段、重点小区、外来人口密集区域安装人脸识别摄像,实时追踪、轨迹回放、自动报警,适时查找和管控重点人员。今年,街道智慧管控平台的探索与实践取得良好成效,破获吸毒、打架斗殴等各类案件26件,准确查找重点稳控对象24人次。

三项能力抓出治理实效

齐抓共管促和谐,多措并举护平安。街道通过提升智能感知和精准处置能力、提升信息收集和干群交互能力、提升机制创新和体系构建能力,抓出社会治理实效。

街道完善监控网和智能感知设备建设,将各类安全要素汇入社会治理大数据指挥调度平台,及时发现社会风险征兆,判断风险走向,推演风险处置,为常态化、科学化预测、预警、预防提供有效支撑,为合理调配队伍精准处置各类突发事件提供有力支撑。

调动群众积极性、主动性,街道利用微信平台,拓宽群众问题反映渠道,将反映问题全部汇入社会治理大数据指挥平台,分流派单到相应职能部门限期办结,及时反馈办理结果,群众诉求和服务事项在平台上快速响应和处置。

打破部门之间壁垒、打通信息互通障碍、完善信息互通和问题协调处置机制,街道逐步形成了“市域社会治理一张网、问题解决一体化”治理体系。

北城街道用心用情办好民生实事,尽心尽力抓好社会治理,社会风险有效预防化解,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显著提高。下一步,街道将持续提升城市治理能力和水平,让城市更美好,群众更幸福。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