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泸州消息(张红 杨嘉伟)春天开好局、起好步、播好种,这一年才能丰收在望。在这个草木蔓发的时节,新的故事正在江阳精彩起笔,近日,泸州市江阳区召开经济运行调度会,对“开门红”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坚定高质量发展的信心与决心。
江阳区将持续巩固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勠力同心、锐意进取,持续提升县域经济综合实力,奋力谱写经济工作新篇章,确保“十四五”开好局,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引好外源撬动发展
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2月26日,全省首家区县“税费服务支持中心”在江阳区行政服务中心挂牌成立,实现了“业务办理、宣传培训、信息推送、体验改进、需求运用、运维处理”六大职能全覆盖,服务更精细、办税更快捷、体验更贴心。
3月1日,江阳区召开“一网通办”能力提升百日攻坚工作督办会议,采用数据说话,采取亮成绩单、晒排名表的方式,持续压实责任、倒逼整改,进一步规范网上办事标准、优化网上办事流程、提升网上政务服务能力,实现政务服务“网上办”“一网通办”。
江阳区深化“0证明城市”创建成果,深入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完善“好差评”制度,全面推行企业开办“小时清单制”;力争线下办事“只进一扇门”,现场办理“最多跑一次”;建立健全各类市场主体信用记录和激励惩戒制度,让企业家在江阳放心投资、安心创业。
草蛇灰线,伏脉千里。区领导与长城人寿四川分公司负责人座谈交流,初步达成入驻江阳区意向;元气森林(北京)食品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拟在西南地区投资新建饮料生产灌装基地,与江阳友好对接。
把企业家当贵人、把企业事当家事,稳定、公平、透明的发展环境让企业在江阳有了归属感、获得感和幸福感。3月3日,中交一公局建工集团有限公司揭牌仪式举行,此举标志着泸州市首家完成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建筑业央企在江阳区成立。
抢抓项目投资建设,加大力度冲刺领跑
高质量发展好比火箭发射,需要多级动力推进才能进入预定轨道,当发展到新阶段时,必须启动全新的推动力。而产业项目,恰恰正是全新动力的重要构成。
一个项目,就是一个新的增长点;一批项目,就是一个新的增长极。
“电容器是储存电荷的容器,可以说是电子设备最基础的必需品。”新年刚过,在泸州国家高新区江南科技产业园,工人刘文芳在圣融达电容器生产基地项目生产线上忙个不停。该项目计划总投资30.5亿元,分两期建设电容器生产基地项目,全部建成后,将形成总投资超100亿元的以镀膜拉膜为上游和电气通信为下游应用的全产业链集群,年产值可达200亿元。
江阳区坚持以项目促投资、以项目增实力,强化“项目编制、项目争引、项目建设”全周期服务,提高项目投资效益,以大项目带动大投入,以大投入支撑大发展。
科学谋划项目、保障服务项目、全力推进项目,江阳区完善集中开工、百日会战等推进机制,抓好投资强度、形象进度、产出效益动态考核,最大限度缩短项目建设周期。2021年,全区将实施重点项目132个,完成计划投资325.7亿元以上。
有序推动希尔顿酒店、排云新能源、泸州老窖大酒店改造等项目建成投用;加快区文体中心、金信大厦、城坤集团总部、康城路教育组团等项目建设;力促三溪产业园、都乐精密制造、隆黄铁路扩能改造等项目开工建设……江阳区当仁不让做好全市经济发展的“领头羊”和“排头兵”。
育强现代产业体系,提质增效实体经济
不负春光,正当其时。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江阳区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培优育强骨干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完善生产链、产品链、效益链,提质增效江阳实体经济。
生产、包装、发货,泸州天诺科技有限公司工作安排紧锣密鼓、忙而不乱。刚开年,公司就已经签订了60余万台通讯产品订单,大客户订单翻番,生产工期已经延期排到了3月下旬,公司现已备足产能,确保满负荷运转。
耕耘更知韶光贵,不待扬鞭自奋蹄。圣融达、合达源、天植中药、百草堂、启航科技……江阳区179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正以奋进之姿绘就春天底色,聚力加油创造更“牛”一年。
起跑就是冲刺,开局就是决战。
推动现代制造业升级发展,江阳区加快转型传统工业、发展壮大新兴制造产业,力争江南科技产业园主营业务收入突破600亿元。
推动现代服务业提速发展,江阳区着力打造川渝滇黔结合部区域消费中心核心区、着力繁荣商圈经济、加快发展信托和融资租赁、优化物流电商网络,力争电子商务交易额突破110亿元,实现服务业增加值317亿元以上。
推动特色农业高效发展,江阳区建设高标准农田和标准化生猪规模养殖场、扎实推进董允坝现代农业园区创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
大江流日夜,慷慨歌未央。第一季度经济运行情况对全年经济运行具有引领性、导向性作用,江阳区大力发扬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精神,只争朝夕,不负韶华,于变局中开新局,在新征程起好头,奋力谱写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