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亿强区②丨借“船”乘“风”,江阳区招大引强为高质量发展赋能

2021-09-24 16:07:41来源:四川在线编辑:魏杰

四川在线消息(张红 龚萍萍) 招商引资不止步,项目滚滚向江阳。说起泸州市江阳区的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江阳人倍感自信。2016-2020年,江阳区招大引强为高质量发展蓄能增力,共招引项目377个,其中5亿元以上项目61个,到位市外国内资金828.5亿元,接连不断的大项目投产达效,撑起了江阳振兴发展的坚强“脊梁”。

招大引强的背后,是创新思路、转换跑道、借势借力的“江阳突围”。

创新思路打造“新平台”

五年来,江阳区坚定不移围绕“大抓项目抓大项目、大招商招大商、大抓政策抓大政策”,把产业大招商作为头号工程、一把手工程抓紧抓实。区领导率队外出招商,尽心竭力服务目标企业和重点项目,掀起招商引资热潮,成功推动招商成果不断扩大。

“全员参与、全面招商”,江阳区紧盯招商引资目标任务,成立产业大招商工作领导小组,充分调动行业部门、镇街共同参与,誓师百日攻坚,发动全员出战,营造全域联动、全力出击良好态势,招商引资实现了“双100”。

借“船”乘“风”,全区着力打造政企联合抓招商平台,借力上海谷川联行、南京泸州商会、电子科技大学、西博会、进博会等平台和契机,展开精准推介,不断推动经济向高质量发展迈进。

疫情挡不住招商步伐,2020年江阳区采取“线上+线下”“屏对屏”方式,召开招商引资暨重点项目网络推介会,集中发布重点招商引资项目35个,吸引了500余家国内外知名企业和商协会代表在线参加。

签约、腾地、入驻,仅仅用了3天时间,四川港投川南运营有限公司顺利落户江阳区。

恒大集团、广东碧桂园、中国中铁等10余家国内省外500强企业、300多家知名企业陆续进驻江阳。一批又一批产业项目的相继落地,印证着江阳区无中生有、有中生优、集聚成势的招商创新思路。

转换跑道紧盯“新制造”

立足产业基础、区位条件,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这是江阳区抓好产业大招商的基本思路和根本路径。

入驻企业400余家,有从业人员1万余人,囊括电子信息、医药康健、节能环保、现代服务业、科技服务5大主导产业……去年年底,江南科技产业园盘点总结,新兴产业蓄势未来。

这是江阳区产业招引“两条腿”走路的体现。一方面提升旧动能,全区实施“腾笼换鸟”计划,通过技术改造、扩能提升等,不断加快医药、印刷包材和节能环保材料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另一方面培育新动能,大力招引电子信息产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形成以手机终端制造、半导体封装测试和电子元器件生产设计等为主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

据区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1-6月,江阳区工业投资同比增长18.0%,其中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20.0%,技改投资同比增长14.6%。聚焦“新制造”,提升产业招引层次,激发传统制造新活力,为江阳区产业发展带来了全新的机遇。

“近年来,江阳区以加快发展、转型发展为主线,抢抓机遇、开拓创新,各项经济指标大幅增长。”江阳区经济合作外事局局长戴翔介绍,核心主导产业为全区经济稳健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高新产业蓬勃发展、传统产业提质增效、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新的经济业态初现生机,江阳区在平稳、高效中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借势借力结交“新朋友”

今天的投入,明天的产出。产业与项目,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区域的竞争力和发展后劲,江阳区“以商招商”“以商引商”结交“新朋友”,串起产业链,打造产业集群,构筑区域竞争新优势。

“与其它招商模式相比,‘以商招商’更加精准,能够充分挖掘产业企业上下游、配套及关联项目。”戴翔介绍,近年来,江阳区在招商引资工作中创新工作方式,瞄准项目、精准出击,让落户企业充当“红娘”,发挥招商引资企业源头活水作用,扩大产业集聚效应,逐渐形成了“引来一个,带来一批”的新型招商引资模式。

与此同时,江阳区以营商“软环境”成就发展“硬实力”,积极营造良好的投资和营商环境,吸引更多的企业落户江阳,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取消办事证明材料674项,“最多跑一次”实现率达96%以上。从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到零跑路、零见面,江阳区让企业享受服务效率最高、管理最规范的政务环境,实现快速落地“进门”。

“公司从深圳签约落地江阳,一路走来,我们对江阳区清新的营商环境感受非常深刻。”天诺科技公司负责人李向东为良好的营商环境点赞。江阳区把项目落地作为第一标准,建立从洽谈、签约、落地、开工、投产的闭环式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使签约项目尽快投产、在谈项目尽快落地。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建成千亿强区,奋进全国百强”,一个个建设项目撑起了江阳产业发展的脊梁,一个个谋划项目铺垫好了江阳美好的明天。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