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泸州消息(章成勇 朱琳玉) 为贯彻落实“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要求,结合党史学习“我为群众办实事”相关部署,泸州市江阳区就业局以“沉浸式社区职业指导服务”为主题,探索试点“宣传摸底+集中引导+精准对接+政策信息输送+及时反馈=实现就业”的服务新模式,帮助服务对象发掘自我优势、树立就业信心、走出思想禁锢、实现高质就业。
沉入基层,精准摸排。活动前期,江阳区就业局成立专项服务小组深入各镇街、社区实地走访,摸排就业困难人员、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农村劳动力四类就业困难群体,并依托V2.0信息系统现有就业意愿、创业意愿需求数据,通过大数据分析、统计等手段,分类建立就业创业服务需求数据库,最终锁定57名就业困难人员作为此次试点工作服务对象。
走入群体,精准分类。江阳区就业局邀请4名市级职业指导专家组建就业创业指导专家组,利用一周时间先后进入江阳区华阳街道、北城街道、通滩镇、黄舣镇与57名服务对象面对面交流,根据其年龄、身体状况、文化水平、技能水平、工作意愿、工作经历等实际情况, 逐个建立明确的就业创业服务档案专册,将服务对象分成四类,制定“一对一”就业帮扶方案。统计到有创业需求类11名,需要提升技能培训再就业类13名,需要职业指导后再就业类22名,需要针对性了解就业创业政策类11名。
角色定位,精准指导。江阳区就业局专家组成员积极联合镇街、村社对4组服务对象分类施策。对有创业需求人员,重点通过中国就业网进行创业测试,联系SYB创业培训机构进行培训,按照自我情况分析、风险防控分析、市场前景分析等方面给予创业指导,减少盲目投资造成损失;对需提升自我从业技能的人员,按个人兴趣、经验、能力、需求等实际情况,量身定制就业培训与指导;对于学历低、技能不强、年龄偏大的就业困难对象,重点从清晰的自我认识、良好的就业心态、温暖的政府关怀“三步走”开展就业指导工作;对要了解就业创业政策的人员,专设就业创业政策辅导绿色通道,针对就业、社保等民生问题,由人社局派出业务骨干一对一为其答疑解惑。
经过为期6个月的“沉浸式社区职业指导(试点)服务”,目前57名服务对象已全部成功实现就业,其中成功推荐25人入职企业, 6人安排到公益性岗位就业,22人实现灵活就业,自主创业4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