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泸州消息(向丽) 近年来,泸州市江阳区南城街道白招牌社区纪委坚持问题导向,立足抓早抓小,把“廉政党课”“廉政约谈”“警示教育”等作为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有效手段,坚持常态化开展、规范化落实,挺纪在前,确保无病先防、小病早治。
坚持警钟长鸣打好“预防针”。为提升社区干部整体履职能力,打造一支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作风过硬的基层干部队伍。白招牌社区通过召开警示教育会、党委扩大会等,组织社区两委干部、网格员观看警示教育专题片,坚持以案为鉴;传达学习中央、省、市、区纪委全会精神,学习关于5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典型案例的通报等,要求社区两委干部、网格员查找自身在作风建设中存在的不足,从通报的反面典型中吸取教训,引以为戒,警钟长鸣。
重视廉政教育增强“免疫力”。党员干部守纪律,讲规矩首先要学规矩、知规矩、懂规矩。白招牌社区利用固定党日等契机,开展廉政主题党课,学习党纪党规等,同时把“廉洁教育讲堂”搬到社区各网格,召开院坝会,与群众面对面交谈,主动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把与民争利、吃拿卡要等问题作为重中之重收集,要求社区干部严格按照中央八项规定的纪律要求,规范自己的言行,以身作则,重视小节,防微杜渐。还对工作中的纪律松散、“大舌头”言论、保密意识不强、转发未经审核的虚假信息等问题,进行“廉政提醒”和“廉政预警”,从细微处着手,强化执纪问责,不断增强社区党员干部的廉政意识和廉政责任。
强化底线思维筑牢“防火墙”。培养“底线思维”,要从思想上树立严守底线的意识,始终高悬法律明镜,紧绷纪律之弦。社区纪委按期开展廉政谈话,谈话前,社区纪委通过日常监督检查、个人工作实际、群众反映问题等多个方面对谈话对象进行初步了解,有针对性的制定谈话大纲,细化谈话内容,确保廉政谈话有的放矢。在谈话方式上采取集中廉政谈话和一对一约谈的形式,及时了解社区党员干部的思想动态,对谈话过程中发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作出提醒并提出改正意见,真正发挥廉政谈话抓早抓小、防患未然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