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泸州消息(张红) “一杯1573Dirty,谢谢。”下班后的袁艳到泸州城西商圈的“NOMO咖啡•集”,点一杯特色咖啡,等待朋友的聚会。
“1573Dirty成了年轻人的‘新宠’。该咖啡走前调,然后热咖与冰奶在口腔中上演冰火两重天,吞下后的尾调为1573酒香,品咖啡也品酒文化。”咖啡店老板刘霞说,对很多上班族而言,下班之后,生活的篇章才刚刚开始,咖啡店是第一站。
近年来,江阳区通过科学规划布局夜市街区、开展夜市文化活动、完善夜市配套设施等举措,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鼓励引导夜市消费,大力发展夜间餐饮、体育健身、文化娱乐活动等,满足市民多元化消费需求,增强夜市消费活力,丰富夜经济文化内涵,打造夜市品牌,“夜经济”蓬勃发展,活力十足。
江阳区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一季度,全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7.75亿元,同比增长11.3%,总量、增速均居全市第一位。江阳区商务局局长张玉刚认为,优秀数据的表现离不开夜经济的贡献,占了50%。
网红火锅食客满堂
美食是夜经济的永恒主题。在“泸州不夜城”佳乐世纪城,“萍姐火锅”网红店一排队就得等两三个钟头,有虔诚的食客曾花80元请“跑腿”排号,店主毫不夸张地介绍,53张餐桌一天接待最高峰值达到过290桌,客人着实难抵香味四溢的诱惑。
五味轩、阿林晓馆的升级版航母店驶入金融二街,让消费者尽享更舒心的服务。毗邻的泸州美食文旅街,爆炒、冷饮、喷泉、音乐一样不少,年轻人三五成群,觥筹交错、谈笑风生。不远处,霓虹闪烁的网红农家乐如颗颗珍珠,在沿江旅游道上穿珠成串,引来不少食客品土味、吹江风,即将投用的千万灯光工程让人期待。
在城南天远广场,白天和夜晚的食客明显呈现出“二八比例”,晚上八点后,广场人头攒动,空气中弥漫着烤肉串、焖龙虾、卤猪蹄、盘龙黄鳝等深夜美食的香味,食客们呼朋唤友,大快朵颐、酣畅淋漓。
畅游书海享受阅读时光
商场购物是许多小姐妹夜生活的最爱,购个包、买件衣服,只为取悦自己就好。万象汇商场内,户外经济受疫情影响逆生长,运动专业超市店长陈奕骏满心欢喜地看着业绩一路飙升,一季度销售额同比增长60%。“叮咚,线上消费接单了。”生活超市线上线下结合,满足了消费者更加多元化的选择。
烟火气之上,文化和品味则是夜经济发展的“软实力”。半亩方塘书屋内人头攒动,咖啡的香气拥抱着书籍和读书人,读者或倚或坐,畅游书海、享受阅读时光。“夜晚的书店有一种安静向上的力量,来这里读书的多是老顾客,大家心照不宣,主动保持安静,一坐几个小时,到打烊时才离开。”店长潘桔介绍,商场在严格防控疫情下营业到晚上10点。
篮球场上激战正酣
影院内,大家带好口罩,眼睛一刻也舍不得离开荧幕。观众易琳说出心声:“电影院是一个奇妙的地方,许多陌生人坐在一起,一起大笑或者大哭,一起愤怒或者咒骂,这一切亲密又陌生,可以肆无忌惮,心灵相通。”
夜幕降临,除了吃饭娱乐外,不少市民选择了“燃烧卡路里”,夜间体育消费也为城市夜经济发展增添了新动力,免费体验、优惠促销、让利打折、积分兑换等促销活动,吸引众多消费者参与活动和体验。健身房里“流量”渐长,最近更是出现了动感单车“抢车位”的现象。动作要稳、姿势要帅,台球上演“王者归来”。篮球场上两组队员激战正酣,呼喊声、加油声,球场灯光照亮了城市的夜晚,也照亮了篮球爱好者和球场老板的心。
“夜间经济,是一座城市文化氛围和经济活力的重要表征,也是城市发展竞争的‘新赛道’。”张玉刚说,“夜经济不仅要在疫情防控期间采取应对的举措,还要为未来消费趋势的变化做好准备,积极推行更加多样化的经营模式和经营策略,培育新的增长点。”
夜市,盘活了一条街、一座城;掘金“夜经济”,绽放江阳另一种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