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泸州消息(孔令皓) “以前办事是多个部门来回跑,办理手续繁杂多、排队等候时间长,弄得人是心焦又心累。如今是一个窗口就办完所有事项,还可以预约时间上门办。这种变化确实好,我感到非常满意,要点个大大的赞。”近日,江阳区南城街道纪工委到便民服务中心实地问访,孙阿姨在业务办理完后,现场给予了服务评价。
从“东奔西走”到“一窗通办”,从“扎堆排队”到“有序等候”,从“办事拖沓”到“南城速度”,便民服务中心之变,是南城街道纪工委靠前监督的作用体现,是解决政务服务痛点难点的躬身实践,是推动效能提升的生动缩影。
紧盯窗口整合环节重塑,破除办事“中梗阻”。坚持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对便民服务中心开展监督检查。通过“跑窗口”看实地、“访群众”查效果、“体验办”找不足,近距离了解行政审批、便民事项办成情况,把监督触角延伸到最前沿。围绕“找人难”、“资料难”、“审批难”等方面进行破题,着力实现“办成一件事,只进一扇门、只到一个窗、最多跑一次”的目标。督促优化窗口设置,推行“前台综合受(办)理,后台分类审批,窗口统一出件”便民服务模式,11个部门窗口整合为4个“综合受理”窗口,集行政审批、便民服务、互动交流等功能于一体,实现审批服务事项“一号申请、一窗受理、一网通办”。增设“办不成事窗口”,精准解决政务服务“疑难杂症”,让“办不成”的事“办成”。2022年上半年受理咨询1645余人次,行政审批办件量和便民服务办件量2484余件。
聚焦优化流程加强管理,跑出效率“加速度”。将监督“探头”架到办事一线,切实解决“办事慢、审批多、程序繁”等反映强烈的问题。督促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最大程度简化审批流程,减少办事时间。优化“事项准入+办件分类+限时反馈+部门会商”办理机制,对首问负责、办理登记、一次性告知等服务进行规范。推进“一颗印章管审批”,将10枚机构印章整合为1枚,实现大厅业务办理“一章搞定”。督促便民服务中心制定《南城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大厅窗口工作人员管理办法(试行)》,大力整治“庸、懒、散、慢、混、假、虚”七个方面问题,要求工作人员亮身份、亮职责、亮业绩,就办理质量、办结效率主动接受群众监督。如今,许多事项办理时间,可以用“分”来计算,办理速度从“乡间小路”变成“快速通道”。“办事效率高”,也是纪工委人员在便民服务中心听到最多的反馈。
着力强化考核畅通评价,当好贴心“店小二”。督促便民服务中心加强考核力度,以评促管,以管促训,将“服务好、办得快、质量高、群众满意”定为考核标准,每季度评选党员示范窗口和服务之星,激发窗口人员办事活力,提升工作作风。要求畅通投诉举报和评价渠道,在服务窗口设置电子评价系统、意见建议反馈表,接受企业群众现场评价,收集企业群众意见建议,开足效能革命马力。2021年群众满意度从80%提升到98%,2022年,便民服务中心被评为全省首批“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省级示范点。
“政务窗口服务事关营商环境、事关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是我们监督的重点和焦点。下一步,南城街道将继续打通‘堵点’、消除‘盲点’、治理‘难点’,营造更优政务服务环境,切实当好实现发展‘护航者’。”南城街道党工委副书记、纪工委书记王红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