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泸州消息(马潇潇) 近年来,泸州市江阳区况场街道女性农业工作者植根基层、贴近农民、传播科技,引领广大群众产业致富,助力乡村农业振兴,在广阔的基层大舞台上展现了巾帼风采。
况场街道红山村的村民刘运群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之一。
2013年刘运群放弃了在成都的工作,回家与丈夫雷益富发展农业,创办了梁山上家庭农场,注册了“曹湾大米”商标。从来没有干过农活的她开始整天和土地打交道,她勤奋好学、甘于奉献,凭借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坚定不移的信念,考取了农业职业经理人证书和四川省新型农民培训合格证书,钻研起了水稻种植和加工技术,践行“绿色、健康、优质、诚信”经营理念,很快便把“曹湾大米”打响了名气,得到了广大客户一致认可。
目前梁山上家庭农场种植水稻约150亩,粮食产量能达到18万斤,加上再生稻突破20万斤,加工成大米后收益能达到40万元。另轮种玉米、高粱、大豆、红薯等120亩,让土地利用最大化,实现经济效益。还带动全村600余户村民一道搞种植业,使得每户村民种植收入增加800余元,村民们都亲切的称呼刘运群为“刘老师”。
“幸福是奋斗出来的,我们女性在这片乡村的土地上是大有可为,大有作为的。”刘运群说。建设区域都市现代农业高地,在广袤的田野乡村,巾帼妇女成为农村产业兴旺、互联互通的“生力军”,推动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