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阳区黄舣镇:小盆花栽出大“钱景”

2022-10-31 17:51:18来源:四川在线编辑:魏杰

四川在线泸州消息(周超文 刘畅)花卉苗木产业,也被称为美丽产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不过伴随着资本的急剧涌入,这几年,这个产业的竞争十分激烈,生意也越来越难做。但在泸州市江阳区黄舣镇白马村,花卉种植大户姚华莲却独辟蹊径,她的花卉产业风生水起,每年花卉收入都达30万元。

边学边干独辟蹊径种盆花

10月9日,笔者走进黄舣镇白马村姚华莲的花卉大棚中,映入眼帘的是,多肉、天竺葵、倒挂金钟、三角梅、球根海棠、马蹄莲、芙蓉等各种盆花姹紫嫣红地盛开,走进大棚如走进一个“百花园”,让人目不暇接。姚华莲一边查看盆花长势,一边高兴地介绍说:“这种盆花虽然管理要精细得多,但却根本不用担心花卉卖不脱。”

今年40岁的姚华莲是返乡创业农家女,从小就喜欢养花。姚华莲告诉笔者:“有一次,我们外面到省外去旅游,在当地的花卉市场,看到有一种叫天竺葵的花,其零售价98元,批发价25—30元,我仔细一看就是我们山区很常见很普通的那个绣球花,我就想这个花咋这么贵,我们那个地方养这个花在适合不过了,最后就买了两盆回来试种了一下,慢慢摸索养了300多盆。”

就这样,在自己家的院子里搭起了一个温室花卉大棚,专门种植盆花。从来没大规模种过花的姚华莲通过在网上向花卉种植专家请教,边学边干边研究。经过自己的摸索实践,现在她的花卉品种从几种发展到200多种,仅多肉就有10多个颜色,规模从最初的300多盆,发展到现在的2万多盆,面积超过30亩。由于她种花卉品质高,前来采购花卉的客户络绎不绝,一盆少则30元左右,多的达到500元。

姚华莲种植的盆花还受到了泸州花卉市场老板们的青睐,生意一天比一天红火。这两年,每年销售盆花1.5万盆,每盆平均按20元的净利计,她一年销售盆花的纯收入就达30万元,成为远近有名的盆花“女状元”。

精管细作让盆花多卖钱更畅销

“现在我每年能卖出1.5万盆花卉,除了我的盆花比别人管理得精致外,还与我们注重售后服务不无关联。”姚华莲说,盆栽花卉是在有限的空间生长,不仅对土壤有特殊的要求,不同的花卉在管理上也有差别。盆栽花卉容易干燥,缺乏营养,因此,在施肥浇水上须多下夫。在夏李,盆栽花卉要每天浇水。有的花卉1天需浇2—3次水;并要经常施肥,除了定期施基肥外,在生长季节每7天还要施1次促长肥。同时,还要结合花卉的种类和容器对盆花进行造型,盆花变得精致了,不仅多卖钱,而且更畅销。

精管细作让盆花增加了卖相和卖上好价钱外,注重售后服务又是姚华莲的盆花受客人青睐的又一重要因素。姚华莲说,大多数摆摊卖花、盆花的商贩,都是一卖了之,但是我认为售后是最重要的,和客户成为朋友,为他们选好花养好花才是我的最终目的。不少顾客因为不懂养花知识,花买回去后,很快就会枯萎甚至死掉,商贩卖出花后也就不再管了。而姚华莲卖出去的每一盆花,如果顾客在家中遇到养花的问题,都可以打电话询问,对大户或老客户她还上门指导,保证了花的成活率,也保证了客户的满意度……基于这样的经营理念,姚华莲卖出去的每一盆花上,都挂着一张小纸牌,上面印有花的品种介绍和免费服务电话。

如今,凭着熟练的技艺和周到细致的服务,姚华莲渐渐拥有了大批客户,业务也有了进一步发展。尤其是令姚华莲兴奋的是,在培育盆花过程中,从花卉移栽、培育、管理、修剪、整形直到销售,每一个环节,都是她和丈夫自己干,从不请人帮忙,“虽然苦点累点,但一年下来,每年至少要节约5万元的劳务费。”姚华莲说。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