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泸州消息(周超文 刘畅)在泸州市江阳区黄舣镇观音寺村,只要提起刘秀贵,村民就会情不自禁地竖起大拇指夸赞说:“杨开荣老人有福分呀,摊上了刘秀贵这个好儿媳妇。”
今年83岁高龄的杨开荣老人,在1999年遭遇一场车祸精神受到了刺激,从此他的头痛的病根,站起想坐,坐起想站,身边根本不能断人。时年32岁的刘秀贵因丈夫杨国超在镇畜牧站上班,他就干脆辞掉了在一家企业的工作,回到镇上开了一家副食店,白天也把老人接到店子里,以方便照顾饮食起居和给他说话。
然而,仅仅过了3年,老人却不幸患上了帕金森忧郁综合症,精神恍惚、说话前言不搭后语,吃饭、穿衣、甚至大小便都需要别人帮助。面对已基本不能自理的公公,儿媳刘秀贵在与丈夫杨国超商量后,干脆关闭了副食店,将老人带回家中全职照顾。
刘秀贵(右)在护理公公
因为公公几乎不能自理,丈夫又在畜牧站上班工作忙,于是刘秀贵就承担了家务活和照料公公的活,家里的一日三餐都更是由刘秀贵一人主刀,而一顿饭却要耗费2倍的精力,因为她要专门给公公做他爱吃的、便于消化的食物。为了让公公的身体保持清爽,冬天给他洗澡担心着凉,刘秀贵就用湿毛巾每天给他擦拭一次全身,虽然一天中大多时间都是坐着或躺着,但这么多年来从未长过褥疮。
有一次,公公洗完澡后受了凉感冒,打了几天点滴,打点滴时几乎寸步不离,并且要时刻给他把住胳膊,生怕动鼓了针头。“那几天真的是身心俱疲,他一耍小脾气就会乱动,硬要拔针,一刻不敢离开,紧握著他的手,给他水果吃,哄他开心,有时觉得比孩子还要难伺候。”刘秀贵说。
这两年,随着公公年龄的增大,公公病情更加严重,为了照顾老人的身体和饮食,刘秀贵家的饭菜口味全变淡了,从不吃油腻过大的食物,为了让老人更好的吸收营养、更易消化,她把水果榨成汁喝,蔬菜切成碎粒,把肉打成泥做成肉丸子喂公公。高龄的公公上厕所很困难,加之又几乎丧失了语言表达能力,很多时候都会大小便失禁,臭气熏人,甚至有时拉在客厅里,但刘秀贵从来没有嫌弃,总是一次次给公公清理身体,换洗衣服、床单、枕头;特别是炎热的盛夏,刘秀贵每天坚持为公公洗头、擦身、翻身,端屎端尿,还定期给公公理发、刮胡子,一天护理下来时常累得满头大汗,气喘吁吁……
除了在家照顾公公,刘秀贵还不怕麻烦,每年都要带上公公在丈夫的帮助下走亲访友,带着公公去见见他的亲人和朋友,虽然每次去都是午饭吃了就回家,但对刘秀贵来说,则象出远门,轮椅、药片、护理公公所需的尿不湿、擦拭身体的毛巾等是必不可少。“不时带公公出门见见亲友和朋友,主要是让老人开心。看到老人心情好了,脸上有笑容了,我累点也值。”刘秀贵说。
刘秀贵的丈夫杨国超是三姊妹,一个姐姐,一个妹妹,但这些年来,劝刘秀贵从没有分彼此让两姐妹换着照料公公,她反而还说:“各家都有各家的事,何况姐姐妹妹家里也有老人需要照顾。”
是什么支撑着刘秀贵在苦累中坚持了20多年?她说:“当你抱怨没有鞋的时候,还有人没有脚。我没有觉得自己有多么苦,只要公公活着,就是最大的快乐。当初医生说我公公活不过75岁,而现在他83了,这就是我付出的价值,这意味着奇迹是可以创造的。”
23年风雨,刘秀贵用爱和奉献缔造了奇迹,默默地书写着孝老、敬老的新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