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马潭区:现代农业描绘新画卷

2014-09-05 16:28:15来源:四川在线编辑:王晶城翁泰能

四川在线消息(翁泰能)近年来,龙马潭区以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和新农村示范片建设为重点,坚持走精品、特色、生态、高效的城郊型现代农业发展之路。农业规模化、组织化、品牌化水平逐年提升,农民持续稳定增收。截至2014年6月,龙马潭区农民人均纯收入达7638元,位列全市第一,较去年同期增长13.3%。

加大农业基础设施投入

在金龙乡金坝蔬菜基地,笔者看到蔬菜大棚连绵数百米。走进大棚里,雨后清新的泥土气息扑鼻而来,绿油油、鲜嫩嫩的各式蔬菜长势旺盛。该蔬菜基地负责人李加强告诉笔者,目前棚内300余亩,种植着10余种蔬菜,这些蔬菜主要销往市内各超市和蔬菜直销点,好卖得很!”。

 

“金龙乡金坝蔬菜园区是我区现代农业重点项目之一,截至7月,我区已投入700万,重点完善该基地的生产便道、园区绿化、土地整理等。”龙马潭区农工办相关负责人告诉笔者。

水是作物的生命,现代农业的发展离不开灌溉。采访时,区农林局相关工作人员告诉笔者,龙马潭区各乡镇均存在农田用水困难情况,其中胡市和石洞的部分村组尤为困难,在遭遇干旱时,农作物不能得到及时灌溉,这些问题通过我区实施的小农水项目,得到了极大的解决。

据悉,龙马潭区去年共投入资金3564余万元实施 “小农水”工程,共新建、整治改造渠道80余公里,改造山坪塘134口,新建蓄水池40口,整治石河堰9处,改造提灌站14处。

到2015年,将完成整治病险水库13座,新增有效灌溉面积3.5万亩,新增治理水土流失面积60平方公里,新建或加固长江、沱江、龙溪河、濑溪河龙马潭区境内重要防洪堤段15.5公里,水利基础设施基本满足全区农业产业化配套需求。

加快农村产业发展

“上半年全区农林牧渔总产值61717,同比增长4%,其中:农业产值增长5.4%;畜牧业产值增长3.6%;完成农业增加值3.47亿元,同比增长4%……”。一组组数据的增长,得益于该区对农村产业的帮扶。

8月,是丰收的季节,走进龙马潭区胡市镇来寺村,只见大片大片的红高粱漫山遍野,沉甸甸的高粱穗压弯了杆,一片丰收的景象。据介绍,今年胡市镇有机高粱大丰收,预计将有3000亩的产值。

“高粱产业我区农业的主要产业,我们每年都会下派农业科技员到村,从田间管理、施肥技术、病虫害防治等方面进行帮扶。区农林局相关人员告诉笔者。

据悉,龙马潭区通过“政府补助、科技投入、订单销售”的方式,以“农户+专合社+企业”模式,统一发展有机高粱产业,以此形成规模,为该区内酒类企业提供优质的酿造原料。

此外,该区还根据自身特点,大力打造城郊农业区。如今全区9个农业乡镇都有自己的特色农产品,形成了“罗莎贡米”、“魏园生姜”、“胡市金桂圆”、“安宁九狮柚”、“金龙花椒”、“石洞黄金梨”、“长安肉鸽”等品牌。同时,该区实施农业园区片区集中打造,广大市民在园区进行农耕体验,观光赏果、娱乐采摘等休闲内容,为农民增收开辟了更多途径。

加速新农村建设

从石洞镇出发,沿着泸富路向东行驶约10分钟,便能看到一排排蓝白相间的小楼。“这是我们的新村聚居点,将修建28撞独栋楼,总共规划占地43亩,入住122户,预计今年12月就能全面完工。”石洞镇鱼眼滩村党支部书记任胜海告诉笔者,“每户面积60至300平米不等,人均能够分得60平米。”

石洞镇鱼眼滩村新农村建设如火如荼
 

“我基本每天都会过来看它的进展情况,我觉得还是有点慢噢,希望能快点建好后搬进去!”鱼眼滩村1社村民68岁的李世友激动地告诉笔者,“自己住在泥瓦房几十年了,没想到这辈子还能搬进这么漂亮的房子。”

任胜海向笔者介绍,李世友老人是本村本社的人,户口上有3人,按照相关政策,她能分得180平米的面积。

该区农工办相关负责人向笔者透露,目前龙马潭区第二批新农村建设已全面启动,其中特兴镇安民村、长安乡石榴村、石洞镇大头山村等新村目前已进场施工;特兴镇罗沙村、长安乡幸福村、石洞鱼眼滩新村主体工程已完工,正在进行外墙装饰;长安慈竹综合体荷花池已建成,钓鱼池基本建成,设施农业展示大棚主体钢架已完成,该村自行车漫游道、环湖公路、乡村旅游农家乐正在加快施工中。

 
美丽的慈竹新村
 

据悉,龙马潭区新农村建设自2011年全面启动以来,按照“房屋美观大方、格调高雅醒目、室内协调整洁、环境优美宜人”的建设标准,已经成功打造特兴镇走马新村—长安慈竹新村综合体。今年将投入1.9亿继续推进市级新农村示范建设和省级“幸福美丽新村”建设,截至8月,已完成投资13520万,占年度投资的71.2%。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