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马潭区:“非遗”文化大放异彩

2015-08-25 11:24:18来源:四川在线泸州频道编辑:林霜

    四川在线泸州频道(刘健 先钰婷)胡市“火龙”、泸州肥儿粉、“毒蛇咬伤”医疗技艺、传统酿酒技艺……提起龙马潭区的这些民间古老艺术,龙马潭人耳熟能详。近年来,龙马潭区强化非遗知识宣传、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让民俗文化正大放异彩。

    截至目前,该区保护了胡市龙舞“马潭”火龙 、泸州肥儿粉传统制作技艺、毒蛇咬伤”医疗技艺、唐朝老窖酒传统酿制技艺、三溪酒传统酿制技艺等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共计5个项目。

    龙舞“马潭”火龙 送祝福祈平安



    “每年的正月十五闹元宵,胡市镇必不可少的重头节目就是“烧火龙。”8月13日,对于记者的采访,胡市龙舞“马潭”火龙第九代传承者刘世全激动的说着。

    据介绍,一条“火龙”全长147尺,直径1.3米,共13节,每节用彩色纸缠成100圈的竹圈,可达100余斤,其中龙头就50余斤。而整个舞龙需要20余名舞龙人才能进行表演,并且在“火龙”前面还有拿着“宝”的“耍宝人”、敲锣者等配合表演。

    胡市龙舞“马潭”火龙,从民国24年至今,已传承9代,也经历了从小到大、从简单到复杂的制作过程。从最先以稻草制作,逐步发展到用布、竹编,龙骨扎成,外用皮纸包装而成,由原有的3人耍龙发展成20余人的队伍。2008年,胡市龙舞“马潭”火龙被列入四川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要扎好一条火龙不容易,从削竹到成品,前前后后需要2个多月。”刘世全说,砍竹子、起线绳等要选一个吉祥的日子来做。除此,“耍火龙”也有很多讲究。火龙扎好后,一般在腊月十几,择一个吉祥的日子“祭龙”,也称“开光”。”开光“之后的火龙就从正月初一到元宵节晚上以前,走街串户去拜年,送上平安吉祥。 “元宵之前的活动叫耍龙灯,即火龙闹春拜年。要到正月十五晚上闹元宵时,百姓们用焰火烧龙灯,才叫火龙烧花。”

    “‘烧火龙’除了热闹外,民间更有祛邪驱恶保平安的说法,但近些年来,更多的是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给人们带去了节日的狂欢。”刘世全说。

    对于胡市龙舞“马潭”火龙烧花的热闹场景,刘世全清楚的描述,正月十五,夜幕降临,10多名青壮年戴龙帽,脚穿草鞋,扎紧裤管,围好围巾,举着金黄色的“火龙”在胡市的每一条街巷和每一处院坝游走,百姓则早早在家门口挂着鞭炮等待火龙的到来。火龙一到,百姓们点燃早已挂好的鞭炮迎接。周围的百姓都会点上鞭炮朝‘火龙’上扔或是直接挂在‘火龙’上燃放。

    “当时的场景可以说是铁水四溅,烟花火炮横飞,非常的喜庆、热闹。”说到火龙烧花的场景,刘世全满脸的幸福,‘火龙’由于制作工艺精良不会被烧断成几节,会一直保持龙骨,待闹元宵后在江边“送龙”。

    据介绍,火龙在正月十五“闹元宵”之后,即完成了它当年的历史使命,就要进行“送龙”仪式。把火龙抬到江河边,向火龙祭拜后,将火龙烧成灰烬,预示送龙入宫。“烧‘火龙‘寄予了祈求丰年、人畜平安的美好愿望。”

    “由于进行‘火龙’表演的整体费用较高,火龙烧花又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近两年,火龙烧花都没有大规模的举行了。但我们不能丢到群众喜欢的传统文化,目前,大儿子已经在学习这传统文化,等我不能再耍火龙时,就由儿子才传承。”对于火龙的传承,刘世全已经有了自己的打算。

    毒蛇咬伤”医治技艺 为民造福



    走进金龙镇村民梁小波狭小的房间里,一排摆放整齐的透明玻璃瓶吸引记者。近看骇然发现,每个玻璃瓶里都摆放着一条毒蛇活体标本。

    “这是五步蛇,有剧毒;这是银环蛇,被咬到后,2至4小时发作,就人事不醒;这是烙铁蛇,泸州常见,被蛇咬的人大多都是被烙铁蛇所伤。”指着这些玻璃瓶,梁小波为记者的介绍着。

    “这些都是我父亲梁万龙留下的。”梁小波说,为了研制“毒蛇咬伤”的治疗技艺,父亲曾经养过100余条蛇,观察蛇的习性等,还订阅了很多与蛇的相关书籍杂志,甚至还拿自己试毒实验。“经过几十年的积累,父亲在总结上辈的治疗毒蛇咬伤的土办法的经验上,结合传统医学,创造出一套不需要注射蛇毒血清的中医治疗毒蛇咬伤技艺。”说起父亲梁万龙,作为“毒蛇咬伤”医疗技术的传承人梁小波很是自豪。

    梁小龙介绍,“毒蛇咬伤”治疗技艺已在2010年被列入泸州市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该项技艺主要以中药内服、外洗、引流排毒为主。针对伤者的伤情,先吃中药,从内部排毒,解除生命危险,再外用洗剂,解毒止痛,最后引流排毒,活血化瘀,确保伤口恢复。

    “中药包括‘三草’、‘淼子草’、‘毛狗儿’、蜈蚣、蝎子等40多味中药及名贵药材,煎药需采用砂锅熬制。“梁小龙介绍,祖传的引流排毒方式也和医院有所不同。“医院用采血针插指缝来引流排毒,我们则用“瓦针”刺破肿胀皮层,排除毒血。

    “这是父亲留下了竹筒,主要是排除蛇毒,把竹筒对着伤口处,把毒血吸出来。”梁小波从柜子里拿出几个竹筒向记者展示,这些不同粗细的竹筒都是为排毒制作,避免用嘴直接吸毒造成中毒。竹筒和“瓦针”的同时利用,更有利于毒血排除,还可以有效减小病人的痛苦,并且创口面积小,不留疤痕。目前,这一“毒蛇咬伤”治疗技术已医治好了300余人。

    看着整齐的药瓶,梁小龙说,我不会忘记父亲的辛苦研究和临终嘱托,会将“毒蛇咬伤”治疗技艺传承下去,医治更多被毒蛇咬伤的伤者。

    传统酿酒技艺 浓香型的精髓



    8月19日,走进唐朝老窖酒具有50余年的酿酒生产车间里,阵阵酒香味铺面而来,储存了几个月的粮食正在窖池里的在发酵酝酿着。

    “这个车间的窖池都有几十年的历史,所用的酿酒器具都是纯天然的竹编或木制品,酿酒工艺也是传统的纯手工酿制。”“唐朝老窖酒传统酿制技艺”的第五代传承人杨学全为记者介绍着。

    唐朝老窖酒位于龙马潭区罗汉镇,是泸州浓香型白酒的典型代表,其传统酿制技艺始于清朝嘉庆年间的“桂花酒坊”,经过数代传承,不断总结中完善酿酒技艺,一直延续传承至今。2013年,唐朝老窖酒被列入泸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据了解,唐朝老窖酒传统酿造技艺是以高粱为主要原料,辅以大米、玉米、糯米、小麦等粮食,遵循百年来总结的“中低温制曲、低温入窖糖化发酵、长期储存”等特殊工艺,通过制窖、制曲、原料处理、配料拌和、蒸馏酿酒、摘酒、勾调、陈酿等主要工序,使含淀粉或糖质的原料在微生物活性状态过程中发生作用,而产出陈香优雅、窖香浓郁、醇厚、绵柔的唐朝老窖酒。

    “在传统的酿制技艺中,出窖配料是非常关键的,要做到配料“稳、准、细、净”,完全凭借已有经验和技术。”杨学全说,根据甑的大小,每甑的母糟量要基本一致,出入控制在“三撮”以内。还要根据季节的变化调整配料比例,粮糠比为20-28%,拌粮要充分拌匀,不能出现疙瘩、灰包、夹层等情况。

    “唐朝老窖酒传统酿造技艺,有着200余年的传承历史,是泸型酒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会把这一技艺一直传承下去。”杨学全说。

    位于石洞镇的三溪酒其传统酿制技艺与唐朝老窖酒传统酿制技艺有异曲同工之处。

    三溪酒由石洞镇袁氏家族创制于清朝宣统年间,历经几代发展,形成了三溪酒形成了独特的酿制技艺,小麦中高温曲、续糟配料、泥窖固态发酵、甑桶蒸馏、地库陶坛储酒,形成了三溪酒窖相浓郁、醇甜、净爽、回味悠长等独特风格,传承至今100余年。

    “三溪酒传统酿制技艺”是浓香型酒的传统酿制技艺,包括制窖、制曲、原辅料处理、续糟配料、混蒸混烧、固态发酵、蒸馏摘酒、分级储存、精心勾调、精细包装支柱性技艺等十大支柱性工艺。其中,在原料的选取上,选用本地有机糯高粱,皮薄红润、支链淀粉高,适合微生物生长、耐蒸煮、糯性好,春小麦淀粉、氨基酸、碳水化合物含量高,所制作的曲药菌种丰富、曲香浓郁。

    在酿制设施上,该传统技艺采用百年老窖,保留甑桶、石板晾堂、木桶、竹编晾糟栅、竹篓工具等, 保证酿酒微生物的稳定与衍生。

    “千年老窖万年糟”,三溪酒已传承至第七代。三溪酒将会一直传承传统酿制技艺这一传统文化。泸州肥儿粉 几代人的美好记忆

    泸州肥儿粉,对于泸州人来说,都不陌生。

    始于1819年创于1956年的“泸州肥儿粉”,早先的产品叫“泸州米羹羹”,其作坊生产始于清康乾盛世,兴于嘉庆道光两朝,是中国最早开发的婴幼儿补充食品之一。它采用乐捷配方和比善工艺,是泸州的特产、四川的老字号。2009年“泸州肥儿粉”传统制作技艺被列入四川省第二批非遗保护名录。

    “泸州米羹羹”,按照传统制作技艺,将加了黄豆后泡发过后的大米推磨成米浆子,再架大铁锅用柴火煎熬,并不停地用桡板在锅里翻搅,熬制成米羹羹。直至1956年,由第六代传承人陈雅南老在北城街道办事处的扶持下创办了以泸州作为商标的“泸州肥儿粉”,泸州米羹羹才以“泸州肥儿粉”名称形成自己的名号。

    “泸州肥儿粉”经过历代传承人不断实践、改进,同时,根据乳幼儿身体发育迅速、消化机制尚不健全,易发生消化营养紊乱的生理病理特点,与本地饮食习俗,传统消费观念相适应,总结完善了泸州肥儿粉传统制作技艺:选取优质大米、奶粉、潮汕薏米、四川小黄豆、绿豆、扁豆、芡实、鸡内金、葡萄糖、单晶冰糖、食盐、菠菜粉、复合益生元、复合维生素及50年的秘制配方等,经过炒、烧、烤、焖、烘、焙、磨、蒸、煮、炙、碾等工序,精心配制。

    “泸州肥儿粉”传统制作技艺传承至今近200年。作为第八代传承人欧阳锡川,目前正在手把手教授徒弟,他说,我们的愿望就是,让这个纯绿色食品一直传承下去,一代一代传下去,做成中国家喻户晓的知名品牌。目前,“泸州肥儿粉”正在着手申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