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马潭区:产村相融 阔步走上致富路

2016-08-03 16:41:43来源:四川在线编辑:庞山岚

四川在线泸州消息(赵飞)近年来,龙马潭区以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为契机,紧紧围绕“统筹城乡富民”发展战略,以农民持续稳定增收为目标,始终坚持走特色、精品、高效的城郊型现代农业发展之路,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城乡共同繁荣,全面释放“三农”发展活力;以调结构、转方式、保供给为着眼点突出发展重点,抢抓市区重点农业项目建设,整体提升现代农业水平,实现该区现代农业的“全域化”。

今年上半年,龙马潭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72814万元,农业增加值增长3.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8886元,同比增长12%,已脱贫1780人,完成目标任务59%。

现代农业让村民变身产业工人

走进特兴镇走马村中颐农游园展示区,一排别致的乡村茅屋在田野里“一”字排开,如串珠般点缀在人行栈道上,一间间茅屋里摆放着石磨、水车、石臼、犁耙等30多件乡村农耕器具。

“我们在展示川南农耕文明的同时,也给游客准备自助餐具和认种菜园等,不断拓展城郊旅游的新内涵。”中颐农游园游乐部经理蒲建波介绍,他们种植有台湾火龙果、草莓、葡萄、巴西百香果、美国杏王以及精品小西瓜、冬枣、果桑等10余种珍稀水果,种植有薰衣草、茄树、树椒、巨人南瓜、蛇瓜等20余种珍稀观赏蔬菜和花草等,游客一年四季都可到农游园玩耍。

据介绍,中颐农游园的前身是兴农果蔬专业合作社。去年8月开园至今,已累计接待游客达到11万余人,实现经济收入400余万元。在实现入驻企业发展的同时,当地村民也实现了收入的增长。

蒲建波一家三口,包括他的岳母、妻子都在中颐农游园工作,不算流转土地和种养殖收入,仅家庭工资性年收入也在10万元以上。“像我这样在中颐农游园务工的当地村民,常年有40多人。8小时上班,我感觉比外面打工强,环境好、人熟,幸福着呢!”

“今年,我区按照打造‘两点’、‘两线’、‘两基地’、‘两龙头’生态农业示范区建设要求,突出科技示范,做大做强四大产业,推进现代农业全域化。”龙马潭区农工办主任王格平介绍,近年来,龙马潭区整合资金1亿多元重点打造泸永路(特兴-长安)、泸盐路(长安-石洞)两条幸福美丽新村建设示范线和双加镇新渔村幸福美丽新村、走马慈竹幸福美丽新村两个幸福美丽新村示范点工程,基本形成了“以点连线带片”的基本格局,以示范引领做大做强四大产业,已带动发展优质蔬菜6.4万亩、名优水果4万亩、优质稻5万亩、特色水产养殖面积1000亩。

在建设中的走马-慈竹蔬菜产业示范基地,采用现代休闲农业经营管理模式推出火龙果、草莓、西瓜、果桑、荷田等采摘观光;建成百亩四季花海、荷塘月色、湖滨花廊、消夏影视广场、竞技垂钓中心、果蔬四季采摘体验等20多个主题项目与农游活动,体现了科技与一、三产业的充分融合。

中颐农游园内就是入驻该基地的龙头企业之一。此外,该区还培育引进泸州海吉星农产品批发市场有限公司、四川康美达农业有限公司两个龙头企业,引领全区商贸物流,带动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

项目建设打造幸福美丽新村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如今的双加镇十里渔湾,处处展现出“水清、路洁、树绿、花香”的乡村美景。

十里渔湾主要位于双加镇的双加社区、大冲头村、中伙铺村,幅员面积约8平方公里,以水产养殖提档升级和发展近郊休闲观光旅游为主。该区域成片养殖面积达6000余亩,主要养殖品种有南方大口鲶、斑点叉尾鮰、胭脂鱼、武昌鱼、翘壳等10余个名优特色鱼,其中武昌鱼在泸州市场份额占三分之二以上。水产品远销云、贵、川、重庆等省市和周边县区,去年年产值3600余万元。

“为了提档升级水产养殖,拓展渔家、渔文化意境,拓展渔村农家创意,发展近郊休闲观光旅游,十里渔湾整合了多个项目,总投资2500余万元。”双加镇十里渔湾项目负责人黄丽媛介绍,项目核心观光区主要布局为一核一轴三线三片十景,即:“一核”——三道阶文化展示区,“一轴”——十里景观主轴线,“三线”——主轴线旁的三条步行道,“三片”——知鱼银塘、渔歌唱晚、荷塘月色,“十景”——最有观景价值和人文价值的十处景点。

“这么好的项目在这里实施,我们要在观念上上台阶,把眼光放长远一点,把现在的鱼产量降下来,实行清水养鱼,提升鱼的品质,发展生态垂钓,让更多的人到我们这里来观光旅游。”龙马潭区大春生态渔业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孙大春对未来充满期待。

据了解,今年龙马潭区在涉农项目建设中,以港城大道和泸永路沿线为发展轴,打造特色休闲观光农业示范带,推进走马-慈竹休闲农业观光示范片、柑橘文化博览园、简氏乡村有机农业生态园、天一醉湖生态农业园四大观光农业园区建设。突出抓好双加“临空生态农旅体验区”乡村旅游线、走马慈竹-金夫人婚纱摄影-桐兴沿江桂圆长廊乡村旅游带等集产业发展、新村建设、文化传承、乡村旅游于一体的乡村旅游综合示范项目。

精准扶贫跑步迈入小康之路

7月25日,来自区人事局的金龙镇曹坝村第一村支部书记肖贵平又一次带着客商到果农刘正轩家购买翠冠梨。今年初挂果的翠冠梨,因为口感香脆、味甜水多、皮薄核小;又兼具有清热、润肺止咳、利尿消肿等功效,产品供不应求。

“这个翠冠梨项目是曹坝村为推进整村脱贫而发展起来的250亩经果林中一个较好的品种。”区人事局在金龙镇挂职的扶贫办负责人吕煌斌介绍,该村将沿6.5公里公路打造翠冠梨、青枧产业带。今年该村70余亩翠冠梨可为当地果农增收20余万元;此外,还有葡萄、枇杷、桂圆和高粱、蔬菜等农经作物。随着该村农业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和产业的错时错季发展,曹坝村今年脱贫的目标,完全可以实现。

曹坝村是龙马潭区三个省级贫困村之一,该村的脱贫工作分两条腿走路,一条是针对建档立卡精准扶贫;一条是针对全村的整村脱贫。

2015年底,金龙镇整合省市区项目资金1237.25万元,实施土地整理、道路交通、农村安全饮水等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项目等,目前已实现到位资金1065.6万元。

“随着农业基础设施这一块项目的陆续竣工和各项扶贫举措的一一落实,目前,建档立卡贫困户已脱贫34户159人,余下的124户贫困户323人,年底前将全部脱贫。”吕煌斌介绍。

龙马潭区三个省级贫困村之一的双加镇大冲头村属于十里渔湾的项目区,已于2015年整体脱贫。余下的长安镇长春村和金龙镇曹坝村均加大了脱贫攻坚的力度。长春村争取到项目资金2170.5万元实施该村阵地建设,村级道路新建、改造,发展经果林和实施安全饮水、危房改造等。目前完成投资1350万元。

“龙马潭区把脱贫攻坚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来抓,我们从人力、财力上进行充分保障。”王格平介绍,该区全面落实党政“一把手”为第一责任人的脱贫攻坚工作责任制,区委书记、区长、区委副书记各联系1个省级贫困村;每个贫困村有3名以上区级领导干部联系、1个驻村工作组、6个帮扶部门、1名“第一书记”、1名驻村农技人员和1名畜牧技术员;区政府安排了近1000万元脱贫攻坚财政专项资金用于贫困村和贫困户精准帮扶。同时整合了国土、交通、水利、农林等涉农资金4000余万元,集中投放到三个省级贫困村,以改善贫困村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及道路交通条件,有效解决贫困人口安居难、行路难、吃水难、用电难等问题。

截至目前,龙马潭区通过扶持生产就业发展一批、低保兜底一批、医疗救助扶持一批,强化医疗救助、教育助学、培训就业、低保兜底“四管齐下”的有力举措,集中力量打好扶贫攻坚战,确保2016年全面脱贫、2018年全面小康奋斗目标的实现。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