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泸州消息(赵小荣)春风拂面,坝上桃花,塘边梨花,油菜花绵延不尽,春意袭来,春耕的步伐也加快起来。3月12日一早,在泸州市龙马潭区鱼塘街道王庄村的田间地里,农人忙碌的身影随处可见。
王庄村高松林社的朱玉才和妻子此时正抓紧在自己的地里培育玉米苗。前段时间疫情情况严峻,朱玉才主动承担起了村里的消杀任务,疫情稍微缓和,朱玉才又马不停蹄地忙起春耕来。只见他随手抓起一团稀泥,三五两下便将其捏成一个小碗状,妻子再麻利地将玉米粒平均撒在一个个“碗”里,一个小时不到,数十个承载着培育玉米苗重任的“玉米粑粑”整齐排列在地上。“2斤的苞谷种就可以长出1200多株的苗苗,除了苞谷苗,还种得有苦瓜、黄瓜、丝瓜这些。”朱玉才说道。
“现在很多人都不种地了,我和我老伴儿一直就在农村,也没啥子技能,就捡了这1亩多的地来做,原来是芽菜基地,现在芽菜收了,就种苞谷,一年大概可以产3000斤,喂猪、喂鸡,多的就买出去。”王庄村瓦房社芽菜种植大户谢太炳一边说着一边将玉米苗挨个放在打好的土埂里,其老伴儿就紧接着将其放的玉米苗种在土里。“我放,她来种,这样可以搞快点。”谢太炳说道。
鱼塘街道用于种植农作物和经济作物的土地有2000多亩,王庄村占地1000余亩。春天来临,村里的4个生产队趁着天气晴朗抓紧在田间耕作,在耕作的人群里,夫妻互相协助的身影随处可见,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归,齐心协力为秋天的收获耕耘着。
同时,为了尽量降低疫情对春耕的影响,街道、村委会对农民生产需要的种子、化肥、农具等物品统一购买,并指定地点发放。村委会还将薄膜,肥料送到每个农户手中。为了解决村民口罩难题,村委会还保障每家每人2个口罩,并加强防疫宣传和检查,要求农户在生过程中正确佩戴口罩、勤洗手,确保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