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泸州消息(陈希 郭磊)在凉山州普格县盖云顶小学,学生们喝上了温热、安全、卫生的直饮水。这是泸州市龙马潭区对口帮扶普格县前方指挥部送给孩子们最贴心的“六一”儿童节礼物。
这份特殊的礼物背后,是龙马潭区对口帮扶普格县前方指挥部全力推进2020年教育帮扶“1231”工程的有效举措,也是该指挥部指挥长刘彬践行初心真扶贫的坚定承诺。
2018年10月,作为龙马潭区政府党组成员、副区长的刘彬主动请缨奔赴普格县,带领170余名泸州援彝干部,去啃这块脱贫攻坚的“硬骨头”。
在担任龙马潭区对口帮扶普格县前方指挥部指挥长期间,刘彬带领援彝干部们仅用2个半月的时间踏遍普格县34个乡镇,全面了解普格县的整个基本情况,精准施策,用心、用情、用力践行着“真扶贫、扶真贫”的初心和使命。
刘彬(中)指导项目建设工作
2个半月足迹遍布普格县34个乡镇,行程8万多公里
深处大凉山的普格县是国家级深度贫困县、彝族聚居县、高山农业县,也是四川省七个未摘帽的贫困县之一。长沱江畔的龙马潭区与普格县,相隔千里没有地理上的交集,也没有行政上的隶属关系。2016年,省委省政府的一声号令,龙马潭区义不容辞地开启了对口帮扶普格县的扶贫路。
“我有少数民族地区的工作经历,让我去。”2018年10月,时任龙马潭区副区长的刘彬,主动请缨担任第二批援彝工作队领队,带领170余名泸州援彝干部千里奔赴普格县,成为大凉山脱贫攻坚战线的一名“战斗员”。
来到普格县,刘彬挂职普格县委常委、副县长,担任县综合帮扶工作队副队长,龙马潭区对口帮扶普格县前方指挥部指挥长,全面负责省内对口帮扶工作。
“我来的时候,全县还有56个贫困村,4.5万贫困人口,贫困发生率25%。是典型的贫中之贫、困中之困、坚中之坚。”这是刘彬刚到普格县时的情况。
“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贫困人口,这些贫困户到底有多贫困,要怎么帮,怎么扶?”刘彬深知,只有全面了解情况,知道“穷根”,才能开好“药方”。
为此,他开展全面走访工作,仅用2个半月时间,足迹遍布全县34个乡镇、行程达8万公里,与普格县委县政府领导反复磋商,与分管部门、镇村干部促膝交谈,迅速掌握了县情,理清了工作思路。一年多来,他共争取帮扶资金3500余万元,在安全住房、教育医疗、产业发展、人才智力等方面实施49个帮扶项目,截至2019年底,全县贫困发生率降至9.57%。
刘彬(左二)下乡入户了解情况
走最远的路 啃最硬的“骨头”
“明天早上去哈力洛乡,6:00准时出发,你买几盒方便面放在车上。”4月20日,刘彬安排援彝干部郭磊作好下乡工作准备。
刘彬要去的哈力洛乡,是他包保的乡镇,是普格县最偏远、最贫困的乡镇之一,也是普格县脱贫攻坚战中“难啃骨头”。
“坐车到哈力洛乡就像过山车,坡多路陡,一趟下来,感觉整个人都要被抖散架。”郭磊介绍说,为了不耽误时间,不给贫困户添麻烦,我们入户时都是自带盒饭或方便面。刘区长是我们的“领头羊”,他要统揽全局,协调各种事情,所以他很珍惜入户的时间,由于长期的饮食不规律,他患上了腰肌劳损和严重胃病,但他不曾懈怠,而是绑上护腰带、揣着胃药继续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
“这一趟,我们想去了解一下贫困户的异地搬迁情况。”刘彬说,第一次到哈力洛乡时,看到一些贫困户住的房子还是土坯房,没有厕所,没有厨房,墙上开一个小口就是窗户。那时,就下定决心,一定要改善贫困户们的居住条件。
目前,在刘彬多方筹措下,居住条件差的农户都住上了新家。
哈力洛乡村民拉吉色日于最近搬了新家。“现在的新家不仅有了厨房、厕所,家里的电视、衣柜、床都是政府赠送的,拉吉色日谈起新家的一切,赞不绝口,这要感谢政府,龙马潭干部“瓦吉瓦”(非常好)。
像拉吉色日一样住上新房的贫困户,在哈力洛乡还有很多。一年多来,刘彬带领全乡共完成430户安全住房建设,实施了163户安全饮水工程,新建了龙若养鸡场等2个扶贫车间,完成299名失学辍学学生劝返入学工作,建成补觉村、瓦依村党群活动中心和3公里通村硬化路。截至2019年底,全乡4个贫困村已有3个贫困村退出,442户2063人脱贫,贫困发生率从79.55%降至17.1%。
发展产业,带领贫困户走上致富路
走进普格县特尔果乡洛脚俄补村的特尔果现代田园综合体,只见黄桃、果桑、脆桃、车厘子种植已成规模;养殖区里,高山乌金猪、高山黑乌鸡成群结队;计划打造的深加工区域内,机器声轰鸣,工人们正热火朝天地建造。
“在未建成田园综合体前,这里山高坡陡,全是撂荒地。”特尔果乡洛脚俄补村支书久有尔介绍,现在坡上有鸡羊,坡下有瓜果,水泥路修到了村里,这都是因为刘县长引进来项目,让我们这里大变样。
“要想群众脱贫致富,发展产业是根本出路。”刘彬说,来到普格后,我发现这里有丰富的光热、旅游资源丰富,但产业发展无规模、无品牌、链条不齐、成效不佳,因此提出“科学规划、包装项目、加大招引、保姆服务”四张产业帮扶组合牌。其中引进的特尔果现代田园综合体,计划总投资2100万元,规划面积1800余亩,分种植区、养殖区、深加工区3个区域,以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供销生态模式发展。目前,特尔果田园综合体效益开始显现。
除了将项目引进普格,刘彬还想尽办法,让普格县的农产品“飞出”大山。
4月30日,经过刘彬的多方协调,大凉山(普格)优质农产品展销中心在龙马潭区正式开业,来自普格县的苦荞茶、燕麦、蜂蜜、野生菌等农产品从田间地头“搬”进了明亮展厅,受到众多龙马潭区市民的青睐,仅开业当天,销售额就达到了48万余元。
据统计,刘彬在一年多的援彝时间里,先后邀请了60多家内地企业前往普格考察,成功引进14家企业投资,为普格注入项目资金7600万元,在普格脱贫攻坚中起到了“四两拨千金”的示范带动作用。
当好“领头羊”,凝聚帮扶干部强大合力
“打赢脱贫攻坚战,人才很重要。”刘彬如是说。为此,刘彬充分考虑援彝干部的优势和特长,让每一个援彝干部在各自岗位发挥关键作用,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援彝干部邹才巨懂农业技术,就到特尔果现代田园综合体里,为种植区“把脉”;援彝干部梁占是龙马潭区知名老中医后,就到螺髻山卫生院,帮助打造中医馆;援彝干部程庚擅长足球,就到螺髻山铁道兵希望小学帮助创建全国特色足球学校......各援彝干部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和特长,在特殊岗位发挥出关键的作用。
“要想援彝干部安心在离家千里之外工作,做好援彝干部的后勤工作也非常重要。”为此,刘彬积极协调,改造了援彝干部食堂,设立健身室和心理健康咨询室。积极向县委、县政府推荐优秀援彝干部,9名援彝干部在援彝期间被提拔为副科级领导。先后两次向区委区政府反馈援彝干部困难和诉求共23个。将援彝干部紧密团结在前方指挥部和党总支周围。
刘彬还是一个善于做思想工作的“领头羊”。他会不定时的组织援彝干部开展谈心谈话活动。援彝干部唐斌说:“每一次谈话都会给人以心灵的震撼,激励着我们迎难而上,始终保持攻坚克难、决战决胜的斗志和苦干实干的作风。”
“普格县脱贫攻坚已经到了最吃力的关键阶段,大家要一鼓作气夺取脱贫攻坚全面胜利。5月16日,在对口帮扶5月工作例会上,刘彬为援彝干部们鼓劲加油,现在时间很紧,距离脱贫攻坚“交卷时间”只有7个月了。我们必须把脱贫攻坚工作细化到每一周、落实到每一天,我们的时间,以小时算、以分钟算,每一天都非常重要,容不得丝毫松劲懈怠。
行百里者半九十。行路之难,在于末端。2020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年,普格县也进入到了脱贫攻坚最后的关键时刻。刘彬正和所有的扶贫干部们一起,“用心、用情、用力”践行着“真扶贫、扶真贫”的初心使命,向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发起最后冲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