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泸州消息(姚艾青)初夏时节,走进普格县,索玛花次第开放,迎着朝阳与雪山竞相媲美。五年来,在龙马潭区的帮扶下,这里的各乡镇、村组有了新产业,村村寨寨有了新面貌,群众有了新希望。
数千名贫困群众从高山陡坡上搬进美丽的“云端村寨”,住上功能齐全的“小洋房”,圆了安居梦;摩托车、小轿车、农村公交车等代替了马拉车,奔驰在乡间的柏油路上;教育医疗卫生条件越来越好,群众在家门口实现再就业……凉山彝族自治州彝族群众的最美新生活,正在普格大地上逐一呈现。
云端村寨。杨尚威 摄
2016年,省委、省政府将对口帮扶国家级深度贫困县普格县的政治任务交给了龙马潭区。五年来,龙马潭区举全区之力,助力普格县脱贫致富奔康。2020年底,普格县103个贫困村全部退出贫困村序列,全县顺利脱贫摘帽。龙马精神、龙马“大爱”,赢得了21万普格人民的点赞。
捐助仪式
两地同画“同心圆”唱好脱贫路上的赞歌
回顾五年路,“配齐最强队伍,强化顶层设计,全面助力普格脱贫。”龙马潭区超前谋篇布局,抽调精兵强将,绘就作战蓝图。
回望五年路,“涓涓细流,汇成江河”。龙马潭区先后选派160名干部前往大凉山,与普格县的干群一道鏖战深贫,各类社会帮扶也陆续跟进。
践行五年路,龙马潭区上下“一盘棋”,推进形成专项扶贫、行业扶贫和社会扶贫三位一体的“大扶贫”格局,凝聚成脱贫攻坚的强大合力。召开223次结对帮扶专题会,投入7900余万元资金,实施92个项目,98个机关企事业单位参与普格全域结对“百十千”工程……
在希望的田野上。杨尚威 摄
在脱贫路上,龙马潭区交出了一份暖心答卷,普格也实现了华丽变身。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还要帮助普格巩固好脱贫成果,实现乡村振兴!”今年新年上班第一天,龙马潭区对口帮扶普格县前方指挥部指挥长、普格县委常委、副县长刘彬,就向龙马潭区第二批省内对口援彝干部提出工作要求。
聚焦“劳有所业”,推进产业发展量变。龙马潭区委托中国农业科学研究院编制《普格特色优势农牧产业发展规划》,邀请科研院所的专家到普格指导农业产业发展,探索产业可持续发展路径;结合普格自然禀赋,打造各类产业基地;招引四川朴素农业公司等企业到普格投资兴业,注入发展活水……在多措并举下,普格县产业发展从无到有,并形成规模:先后建成特尔果乡3000亩桃花谷现代田园综合体、荞窝镇300亩生姜种植示范基地、中华蜜蜂养殖示范园、高山乌鸡养殖扶贫车间、荞窝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等,带动了10个贫困村增加村集体收入近100万元,500余户贫困户每户增收3000元以上。
酿造幸福。杨尚威 摄
聚焦“住有所居”,推进基础设施质变。龙马潭区先后投入资金3500万元,推进普格县易地扶贫搬迁、危房改造等7个项目建设。495户农户住上了好房子,实现了安居梦。被誉为“云端上的美丽彝寨”的龙马新村,各类基础设备设施齐全,新村里洋溢着一派文明和谐新气象。
龙马新村。杨尚威 摄
聚焦“学有所教”,推进扶智扶志蜕变。龙马潭区选派的74名教师先后走进大凉山,助力130余名学生考上本科;创建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组建15支少年足球队,组建了5个龙马少年班;投入2000余万元,完成了26个教育项目建设。
足球队队员们正在龙马潭区援彝干部的带领下进行训练。杨尚威 摄
聚焦“病有所医”,推进民生福祉蝶变。龙马潭区选派75名医疗卫生人才到普格开展健康扶贫和“传帮带”工程,受益群众达3.5万人;投入300余万元建成中彝医院、螺髻山卫生院、花山卫生院中医馆;引进四川川中农业公司投入1100万元,在普格县7个乡镇23个村推广发展3100亩中药材种植……
多方合力硕果满枝一同奔赴新时代征程
一个个扶贫新模式的落实,一项项惠民工程的落地,变为了看得见、摸得着、享得到的民生。
2020年12月25日,在中国(泸州)第五届农产品交易博览会上,普格冬草莓成为抢手货。除了冬草莓,市民还喜欢普格的有机蜂蜜、稻米、菜籽油、乌鸡蛋。这些特色农产品通过线上线下销售打开了销路,成为彝族同胞致富增收的新路径。
普格冬草莓亮相农交会。姚艾青 摄
去年4月30日,大凉山(普格)优质农产品展销中心在龙马潭区正式开业。普格珍珠米、高山有机苦荞、野生羊肚菌等优质绿色农产品,从大凉山的田间地头“走”来,深受泸州市民青睐。展销中心的投用,为普格群众搭建起了消费扶贫供需对接的桥梁。龙马潭区在机关企事业单位组织开展“消费扶贫”活动,销售达1000万元,惠及200多户贫困户增收。
辣椒种植。杨尚威 摄
让村民致富增收的新路径还有:村集体经济的增收、就业扶贫的扩展、各类种植养殖基地的建成,以及扶贫养鸡车间的投用和彝族特色手工业的发展。
泸州市龙马潭区对口帮扶建设“龙马新村”聚居点项目
在补觉村和四甘日村,村民通过产业扶持金入股分红,实现集体经济年增收3万元;在龙马新村,在帮扶干部的助力下,35户78人实现家门口就业;在打洛组渔水集中点,28户52人通过外出务工或本地就业,贫困户人均增收近3000元……
今年5月,龙马潭区第三批援助干部已奔赴大凉山。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62岁农技专家邹才巨、老中医梁占、人民警察颜科等一大批专家、干部依然牵挂着彝族乡亲,默默奉献着,为普格持续巩固脱贫成果,奋斗新时代新征程,注入底气和活力。
接续奋斗乡村振兴助力群众逐梦圆梦
“感谢龙马潭区妇联的帮助,让我们在新年里就接到了订单。”2021年新年的钟声敲响不久,普格绣娘博什么日落就通过普格县妇联,发消息感谢龙马潭区妇联主席罗艺欣。“彝汉巧手姐妹家”自去年12月14日挂牌成立以来,已收到了上百个订单。
培训。杨尚威 摄
“彝汉巧手姐妹家”基地,由龙马潭区妇联与普格县妇联联合共建,旨在利用居家灵活就业基地,传承、挖掘和发扬彝族妇女世代相传的手工刺绣技艺,开展产品研发、技术培训、展厅打造、产品销售等,让彝绣产品走出大凉山,全力巩固脱贫成果。
“脱贫奔康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我们将从产业、政策、制度、人才、文化、生态、旅游等方面着手,持续帮助普格巩固好脱贫成果,推进基层治理,助力乡村振兴!”刘彬说,区上将助力普格在脱贫摘帽后“接棒”乡村振兴,让工作不留空档、政策不留空白,更好地帮助群众追梦逐梦圆梦。
培训活动现场。
依托国家4A级风景名胜区螺髻高山彩湖、古冰川遗址、角峰刃脊、杜鹃花海等“五绝”,进一步编制完善全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全力打造“特色旅游名县”;挖掘“火把节、彝历年”双节民族文化,做实文化传承;立足螺髻山彝寨“千人坨坨宴”杀年猪、赛猪膘、祭祀祖先等大型彝历年庆祝活动,传播民风民俗,促进民族休闲业发展;利用桃花谷现代田园综合体、草莓种植、扶贫车间等基地,发展“赏花观光、采摘体验、加工生产”等经济,“以花为媒、以果会客、以游促销”,打破“一把钥匙只开一把锁”的局限,让“一把钥匙打开多把锁”,推进形成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产销游一体联动发展新格局,推动普格县实现跨越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