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泸州消息(记者 郭慧琳) “铛铛铛…下暴雨了!山上石头开缝了!快点跑……”5月27日早上,随着锣鼓的敲响、村民的呐喊,泸州市2019年应急救援综合演练第一场:地灾紧急避险在泸县海潮镇拉开帷幕。同时,这也打响了泸州市2019年应急救援综合演练的“第一枪”。
陡崖悬石出现裂缝…… 11分钟8户人家有序撤离
早上8时,泸县普降大到暴雨,降雨量已达100毫米以上,沱江流域水位急剧上涨接近警戒水位,海潮镇面临巨大防汛压力。红合村村社干部正在四处巡逻,看有没有险情时,发现在泸县海潮镇红合村1组黄癫扁陡崖上悬石出现了多处裂缝。
“我是红合村彭汝楷,我在巡查过程中发现我们1组黄癫扁陡崖上悬石有好多开缝了,可能会垮塌,有8户人家在这儿住!”巡查人员见状,立即向镇上进行汇报。
“立即发出警报,通知那几户人赶快撤离,我马上安排镇应急力量到现场帮助转移群众。”泸县海潮镇镇长张明燕发出指示。
接到指令后,地灾巡查人员敲响手中锣鼓,通知山上住户撤离现场,警报也在这时拉响。“有人没得?下大雨了,山上石头要垮了,大家快点出来!……”巡逻人员一边反复喊着,一边挨家挨户敲门,并组织8户人家往临时集结点撤离。应急队员赶到现场后,指挥着他们沿着通道往安全地段跑去,有的搀扶着从家里出来的老人,有的抱着孩子,一起往临时集结点跑。演练现场节奏紧张,却不慌张。
到了临时集结点,组织疏散的相关负责人将已经到位的人家集合好,并挨家挨户点名,看群众是否已经全部转移出来。而在8户人家的楼栋之间,还有应急人员在楼与楼之间奔跑,嘴上呼喊着“还有没有人?还有没有人……”
应急人员确认群众全部安全转移到临时集结点后,便将他们组织好前往山洪灾害避灾安置点,该安置点内设有帐篷、生活饮用水快速检测台、物资发放点等。在转移出来的受灾群众即将抵达前,安置点的医疗救护人员便开始进行消毒工作,对地面、棚内等地进行喷洒,“灾后非常容易发生传染病,在转移病人的通道上,都是要进行消毒的。”其中一名正在喷洒消毒液的工作人员说。
被转移的灾民抵达后,便开始组织、安排物资发放,一条长长的队伍,排在物资发放点前。“让一让、让一让……”这时,一辆救护车停在了安置点门口,几名医护人员将车上的伤者抬下来后,迅速转移到一井一面搭建好的救护中心棚内,进行医治。
而得到灾情报告后,泸州市地质环境监测站、泸州地质灾害应急一大队135地质队和二大队113地质队组成的泸州市地质灾害应急分队,第一时间已经赶赴泸县海潮镇黄癫扁崩塌地灾点现场。
地灾应急分队借助了现代高新技术手段,迅速核实灾情险情,一架多旋翼无人机升空开始进行航空摄像调查和航测,为后期的灾害影像图编制收集基础影像资料。
同时采用GPS定位、全站仪测量、现场精细化排查等方式进行地面调查,由此形成空地结合的工作系统,迅速确定灾害类型、规模、诱发原因和影响范围,在这同时灾情评估、预测险情趋势、划定地质灾害危险区等体系便已完成。最后所有数据经专家组会商研究提出抢险救灾技术方案。
11分钟后,受灾群众已陆续撤离到了临时避险场所,泸州市2019年应急救援综合演练第一场——地灾紧急避险完美结束。
设立“三级指挥部” 2000余人参加演练
紧接着,第二场应急救援演练——抗洪抢险演练、第三场应急救援演练——森林火灾扑救分别在海潮镇、潮河镇陆续开始。
有人员落水,应急大队救援人员乘着冲锋舟在水里拉出浪花,四处搜寻落水人员,迅速将其救上船只;化工厂原料储存罐体倒塌,应急大队救援人员利用爪杆将罐体固定,迅疾用缆绳将罐体套住,合力将危险罐体艰难的打捞上船,为了防止操作过程中出现意外情况,应急大队人员对整个打捞过程实施全程监护;森林出现可疑浓烟,即刻锁定目标,确认出现火灾后,天兴镇救援力量携带油锯、砍刀等工具在火线左侧砍伐隔离带,隔离带的设立有效的保护了林区,并阻断了火势的蔓延……演练现场气氛紧张,不少群众也在一旁目不转睛的看着演练现场。
记者从泸州市应急管理局了解到,此次演练是应急管理体制改革后泸州市举行的首次大型综合应急演练。本次演练共有30余个部门、动员干部和群众人员约2000余人,共投入各种地面、水上救援装备约200余台(套、架)。值得一提的是,泸县的这一救援力量是由民兵和村社干部等组成的,主要负责在遇到灾情时,搜索群众、疏散群众、组织群众撤离等。
这次演练模拟汛期极端天气引发地质灾害、安全生产、洪涝、森林火灾等灾情,由此展开的各级信息报送、领导指挥调度、群众转移安置、队伍集结、新闻发布、防汛抢险、道路和电力抢修、水上救援、处置坠江危化品、现场清理、恢复生产生活等一系列抗灾救灾行动,共设置地灾紧急避险、防汛抢险、安全生产、森林火灾扑救等科目。
同时,此次演练改变传统的“搭台看戏”方式,充分运用信息化、科技化、专业化手段,设立市级、县级和现场“三级指挥部”,完成了前端、终端音视频的收集、传输、呈现,构建了分析、研判、指挥为一体的指挥体系,实现了同步指挥、实时调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