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县:发展壮大农民演艺网 促农村文化大繁荣

2013-03-22 07:09:57来源:四川在线泸州频道编辑:伍智勇

四川在线泸州频道消息(记者 丁汀 摄影报道)3月21日下午,由泸县玄滩廖刚歌舞团和泸县长红歌舞团带来的两场充满乡土气息的文艺演出在泸县毗卢镇拉开帷幕,演出人员们用欢快热烈的舞蹈、优美动听的歌声,为毗卢镇的乡亲们带去一场文化大餐。目前,泸县19个乡镇拥有演艺队伍97支,演员2000多人,培养出张德高、朱裕国等本土演艺明星,农民演艺已成为泸县建设文化旅游新县的重要支撑。

发展壮大农民演艺网 促进农村文化大繁荣

近年来,泸县以“整合资源、科学谋划、创新发展”的思路,大力开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狠抓载体创新,农民演艺事业蓬勃发展,构建了“县有农民演艺中心,镇有农民演艺服务站,存有农民演艺服务点”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体系。2009年10月,泸县文体广电局将县内活跃的90多支农民演出团整合成一支队伍——四川龙城农民演艺中心,外出大型商业演出和泸县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均由四川龙城演艺中心统一安排;2011年6月,“泸县农民演艺网”入选国家首批全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示范项目创建;2012年,“泸县农民演艺网”顺利通过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专家组验收;2013年2月,泸县农民演艺协会正式成立。

建设以“四川龙城农民演艺中心”为龙头,农村演艺队伍为主体,业余文艺骨干为补充的演艺队伍网络,泸县农村文艺演出团体,以乡音乡情、激情广场大家乐、同饮濑溪水、美丽泸县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以流动舞台为依托,深入推进“112农村文化演出服务工程”,在全县实施一年一个村两场公益性文化演出。同时,文艺演出从泸县辐射到云南、贵州等周边省市,年演出1.6万场次,年收入达4000多万元。泸县农民演艺网始终坚持“政府主导、整合资源、集中培训、分散演出”的发展理念;采取“政府投资、文化人出力、群众受益”的运作模式;通过从“送文化”到“种文化”,大力提升群众文化自信,从“种文化”到“建文化”,有效提升群众文化自觉;从演艺团体各自为政、互相竞争到资源整合、信息共享,从“坝坝戏”到“农民演艺大舞台”、“激情广场大家乐”;每一次载体创新,都带来一次质量的提升,掀起一次演艺事业的高潮,推动泸县农民演艺网不断发展壮大,走向全国。

农民大舞台 天天有看头

2013年春节,从农历正月初三到大年十五,泸县县城上演了一场农民演艺大比拼,22场演出,“农民演艺大比拼·春节天天有盼头”为主题的泸县农民演艺大舞台,即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和拥护,又受到各镇农民文化演出队伍的追捧,使文化惠民工程落到实处。农民演艺大舞台以开放式广场为舞台,便于演员与观众的互动,容易激发群众投身文化的热情,每个团队,每位演员都在暗中较劲,互相“攀比”。在2013年春节正月初三至十五的演出中,每个专场表演节目都有安排,这使得那些“编外”演员“羡慕嫉妒恨”,初五下午喻寺镇专场,73岁的曾绍荣和老伴坐不住,自告奋勇上台“露一手”表演太极扇;元宵节上午,嘉明镇表演的花号和龙舞中,10名老汉站在台前吹花号意犹未尽,占尽风头,大有“当仁不让”龙舞队的意味。

据泸县文化体育广播电影电视局局长游书勇介绍,除了过年过节期间的表演之外,泸县农民演艺队在平常时候,只要有人需要,他们就会出现在那里;在泸县,谁家有红白喜事,都要请农民演艺队来热闹一番,让文艺演出不再是“过节来,过完节就走”,让广大农民在平常时间也有机会看演出。这极大的满足了广大农村村民对于文化的渴求,昨日下午,在泸县毗卢镇中锋村举办的文艺演出正是由文安秋出资,他告诉记者,昨日他姨侄儿新婚的日子,作为姨爹,他花费了5000元请来了泸县长红歌舞团表演,他说:“我们只要是图一个热闹、喜庆的气氛,同时,这也是我们这一带的习俗。”

走文化产业化道路 突出文艺演出的魅力

“文艺作品的力量是无穷的,文艺演出的魅力不仅仅是在舞台之上!”,昨日,泸县“心连心艺术团”团长朱裕国向记者说道。朱裕国介绍,要想使农民文艺演出更能够“接地气”,演出的作品和表演形式就得让农民介绍,特别是演出作品要来源于农村,更要服务于农村人民的生活。朱裕国告诉记者,他记得“心连心艺术团”演出的一个小品,内容就是关于泸县某一乡镇在修建村道时,其中有一位村民因为占用土地的原因就阻止村道修建,然后引发了一系列的矛盾,他说:“我们将这一个发生在农村里的真实故事通过艺术加工搬上农民演绎的舞台之后,取得了非常大的反响,让一些在修建村道时遇见类似情况的乡镇,能够将困难迎刃而解。”

记者了解到,泸县农民演艺网大力走文化产业化道路,成立农民演艺协会,建立文化品牌,打造本土明星,政府买单让演员参加培训,不断提高竞争力。未来,泸县农民演艺网将建立健全系统化、规范化农民演艺人才、农村文艺骨干培训体系,发掘和培养留得住的乡土文化能人,壮大农村文化队伍,全面提升农村文化服务品质。同时,大力实施文化惠民计划、实施文化播种计划、实施文化品牌计划,通过明星示范,品牌带动,吸引更多文艺爱好者参与农民演艺网,投身公共文化服务,拓宽公共文化服务覆盖面。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