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县加速建成川南经济强县 优势助推县域经济

2013-04-12 10:50:13来源:四川在线编辑:陈雪梅

四川在线消息(孔芒 向晓鸿)3月19日,位于泸县华夏龙窖产业园内的泸州凯乐名豪酒业有限公司古法天锅酿酒基地一派繁忙。这个基地结构为全木质结构,不用一颗铁钉。建成后,失传已久的古法天锅酿酒技艺将重新恢复。“我们正好利用酒业调整期将古法技艺恢复起来。今后,这个基地将生产高端白酒,直接进入会所。这是公司未来新的经济增长点。”公司总经理安维彬介绍,尽管酒业进入了调整期,但这个公司却未受影响,前两个月销售收入同比增长了30%。

泸县统计局提供的数据显示,1-2月,泸县规模以上工业主导产业实现产值23.79亿元,同比增长24.8%。其中,作为泸县主导产业的酒业销售收入20.50亿元,同比增长28.8%,实现逆势突破。贯彻省委壮大县域经济、夯实底部基础战略,泸县提出壮大县城经济,率先实现全县生产总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地方公共财政收入四年翻番,加速建成“川南经济强县、文化旅游新县”。

产业倍增,做强实力

在泸州次极突破中率先翻番,泸县首先锁定产业支撑,实施“1+3”产业培育计划,到2016年“1+3”主导产业在2012年的基础上翻一番,达到400亿元。“1+3”,就是突出抓好酒业、医药、化工和新材料产业。“酒业是泸县的传统产业。面对调整期,泸县走提质增效之路。”泸县县委书记郭庆说,为迎接新一轮发展期到来,泸县规划建设总投资120亿元华夏龙窖白酒产业园,建成后,年可实现产值300亿元。县上将采取措施提振企业信心,帮助企业建立现代管理制度,以迎接新一轮增长期的到来。“前10年我们确实跑得太快。放缓发展步伐后,我们应该加强内部管理,走现代企业管理之路,以迎接新一轮挑战。”泸州凯乐名豪酒业有限公司安维彬告诉记者,放缓步伐后,公司将调整产品结构,恢复古法手工酿造,2016年销售收入将突破10亿元。

泸县将生物医药产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计划投资100亿元,规划建设青龙医药产业园,打造川南医药产业核心发展区、集聚示范区。该产业园位于泸县经济开发区城西工业园,产业园集药品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预计3年入驻企业30家,实现产值50亿元;5年入驻企业50家,实现产值100亿元,利税10亿元,建成省级现代医药产业示范园。

县镇互动,形成动车组

“县镇互动”,做强镇域经济,泸县突出底部支撑。为支持19个镇坚持各自特色错位发展,县上坚持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实行“超收全额留用、定额补助或上解”的利益分配格局,极大地调动了各镇做强做大财政“蛋糕”的积极性。

为帮助各镇突破发展瓶颈,泸县持续推进“飞地经济”,按照“县镇互动、园区共建”的模式,以工业向园区集中、企业向产业集中、产业向集群集中的“三集中原则”,强力推进园区建设,着力构建共同发展平台。县鼓励各镇引进投资上千万元的项目入驻泸县经济开发区。凡入驻项目,县镇除税收按6比4分成外,其余指标按照“谁引进、谁统计、谁考核”的原则办理。“我们引进了两个企业进园区,没投入一分钱却每年都分得1300余万元的税收。县委、县政府这个机制硬是好。”泸县云龙镇镇长郑光明介绍,前几年镇上引进了两个企业。如果两个企业在镇上落户,政府大约要投入2亿元。这两个企业落户到园区后,镇政府没有投入一分钱,却有了源源不断的税收。“节约的投入我们放在民生上,整治了河道,老百姓一片叫好。”郑光明说。到2012年底,各镇引进落户“一区两园”项目达130个,占园区项目总数的70%。去年,园区产值突破162亿元。

县委及时提拔重用优秀镇干部。这两年来,从镇“一把手”交流到县上任正科级的干部占了局级机关正科级干部的 11%。

一系列创新之举,县上与19个镇携同共进,犹如“1+19”动车组加速向前跑。2011年,全县19个镇财政收入均超1000万元。2012年,6个镇财政收入突破2000万元。

突破瓶颈,加快翻番

“精彩起跳,突破发展瓶颈是关键。”在县长谭光军看来,打破要素制约,就要创新思路谋突破。

由于多种原因,电力一直制约泸县发展,仅农网改造欠账就达5亿元以上。从2011年开始,泸县投入1.4207亿元加强电网建设,提高用电质量。日前,日产17万立方的泸县玄滩镇一处页岩气气井投产。泸县将利用页岩气开发的机遇,建设全县“双气源”,缓解工业用气紧张局面。为解决融资难题,泸县将整合国有资产,成立注册资本80亿元的投资集团公司,搭建融资平台。

泸县推进港城大道、福集至瓦子、泸州集装箱码头至神仙桥码头“三大快速通道”建设,构建“四横八纵三航”立体交通体系。在构建骨干交通网络的同时,泸县启动福集至清江、云锦至百和等骨干公路,打造半小时经济圈。推动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试点县建设,新建通村路170公里,力争新开行1-2条城乡公交线路。

这些四两拨千斤的交通网络将直接拉近泸县与国内大城市、天府新区和沿海的经济距离,加上即将开工的泸渝南高速公路,泸县的东部区位劣势将扭转为优势,其所拥有的立体交通优势将助力县域经济“四年翻番”。

 

(孔芒系四川日报记者)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