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泸州频道消息(雷 林)“今年我村准备新建电灌站1座,安装PE管3500米;依托以大学生村官张安刚为龙头的杂交水稻种植基地和蔬菜专业合作社,流转土地500亩,成片种植优质水稻;流转土地300亩,生产杂交水稻种子;利用冬闲田,种植蔬菜1300亩。欢迎广大党员群众们多提意见建议、积极支持,同时自觉投身到这几项工作中来……”今年以来,泸县方洞镇三界村党支部书记黄成菊与两委班子成员走村入户时总要反复念叨着村里2013年的“两件大事”。
而在方洞镇董湾村,村两委班子正积极谋划着村级标准化场所的建设;在薛湾村,一座占地面积250亩的稻鳅养殖场已然建起,1000亩养殖区也在规划建设中;陈田村党总支书记正与村民们商量着新修5.3公里通村水泥路……是怎样一种力量在推动着方洞镇村级工作的跨越发展呢?
据悉,2013年年初,方洞镇党委、政府要求各部门、各行业工作要做到“一条新经验、一个新亮点、一点新起色,实现工作水平整体提升”。镇目标管理考核部门在思考如何推动村级工作实现“三新一提升”时,提出了对村开展村级“非均衡”考核工作。由各村申报1-3项具有自身特色、比较优势、对全镇“三农”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的项目,镇党委成立考核组,采取现场考核办法,在规定完成时限内对各个项目进行考核,考核情况作为加分项目纳入各村年终目标考核。据统计,全镇12个村共提出19个“非均衡”建设项目,涵盖了水利设施建设、“一村一品”产业打造、公路桥梁基础设施建设、村级活动场所建设等内容,
“今年开展的非均衡考核工作不仅为我村有的放矢开展工作指明了方向,更有力带动了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荣誉感、责任心和积极性。”方洞镇董湾村党支部书记胡开玉说“非均衡”考核更重要的是带来了战斗力、凝聚力和向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