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航2013 奋力推动得胜镇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

2013-05-29 09:54:29来源:四川在线泸州频道编辑:陈雪梅

四川在线泸州频道消息(毛艳)2013年以来,泸州市泸县得胜镇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和省委、市委、县委的决策部署,全镇上下吹响了实现六个突破,力争四年翻番的战斗号角。继续深入推进“工业强镇、开放兴镇、新村惠民”发展战略,全力实施“两化互动强镇、产村相融兴镇、文化旅游靓镇”新战略,奋力推动镇域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

新型工业化支撑镇域经济发展

做大做强骨干企业。得胜镇立足区位优势和资源特色,以培强支柱产业为抓手,横向抓规模,培育产业集群,纵向抓龙头,延伸产业链条,全力推进新产业的落地入驻,持续做大煤炭矿产、酒业生产、医疗器械、印务包装等重点产业,促进规模的扩大和市场的竞争能力。结合得胜实际,全面落实省、市、县关于工业企业扶优扶强的配套政策,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实效性;围绕县委“1+3” (即酒业+医药产业、新材料产业、精细化工产业)主导产业模式,千方百计将得胜镇的龙头企业挤入扶优扶强范畴,发挥其带动引领作用;加强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工作,积极支持和鼓励阿斯特医疗器械、新康意彩印、杏林医疗科技等重点骨干企业的建设与发展,带动一批主打企业入驻园区做大做强;对新招引企业,一律集中落户泸县经济开发区,推动招商引资发展方式的转变。

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紧紧围绕市委建设现代化中国酒城的奋斗目标和泸县建设千亿斤白酒产业集群发展规划,依托得胜镇境内现有白酒窖池,以泸州富源酿酒厂、柒粮淳商贸有限公司为平台,加强与泸州品牌白酒技术嫁接和营销合作,增强市场竞争力;大力发展接续替代医药产品,积极用活资源枯竭城市转型政策,加快阿斯特医疗器械、杏林医疗科技等医疗企业建设;加强龙头企业带动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推动新康意彩印等新型包装材料的产业发展;充分发挥区位优势,主动承接产业转移,加速得胜融入泸县经济走廊进程,努力培植精细化工产业。

加快完善产业体系。围绕“1+3”产业发展,加快产业体系的建设和完善,提升产业聚集、竞争能力;加大现代服务业扶持力度,重点发展以现代物流、科技服务、金融服务为主的生产性服务业,大力扶持发展带动产业转型升级的信息产业,完善配套设施,优化要素保障,积极争取工业用地指标,提前做好项目规划储备,调整合理布局。到2016年,确保工业经济跨入全县经济强镇前列。

新型城镇化推动镇域经济发展

建设一流特色小镇。得胜镇积极争取上级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上的优先优惠政策,充分利用上级在资金、人才等方面扶持政策,走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主动融入县城建设,迎合“一核”辐射。依托得胜场相对完善的场镇功能、商业基础,将得胜、罐顶山、接官坝、仁和融入场镇管理范畴,建立新型农村社区,率先走“城镇+农村”、“居民+农民”的路子,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努力实现农村城市化和农民市民化的目标。到2016年,力争把得胜场建设成人口达1万人,面积为1.2平方公里的个性化特色小镇。

打造现代商贸集镇。围绕统筹城乡发展要求,促进服务业发展提速、结构优化、比重提升,增强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优先发展现代物流、金融保险等生产性服务业,着力推进产城快速通道精品站建设,推动现代服务业与制造业联动发展;创新发展商业贸易等生活性服务业,加快推进得胜综合农贸市场二期工程,实施顺河、宋观、仁和三个农贸市场的升级改造和华荞场农贸市场的新建,不断提升商贸流通业水平;广泛促进区域合作,主动融入建设现代化中国酒城、川南经济强县、文化旅游新县氛围,力争将得胜建设成为泸州商贸物流中心的关键支点和“一核”辐射的重要节点。

加速服务功能建设。高度注重规划引领,加速完善水电气路网络,着力构建交通枢纽,促进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立足产城快速通道精品站建设规划,拓展场镇发展空间,构建以得胜场为中心,东临梵音寺,南接黄金山,北靠配气站,南连龙马潭区双加镇的现代化卫星场镇;加快完善通信、防洪、污水及垃圾处理等配套性基础设施,做到净化、绿化、美化、亮化同步,不断提升场镇发展水平;坚持政府引导,社会参与,鼓励发展特色商务、商业、旅游、文化、体育、卫生等服务业,提升城镇综合承载能力。

农业现代化助力镇域经济发展

加快设施农业建设,做优蔬菜产业。把设施农业作为特色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突破口。按照“上规模、上档次、高标准”的原则,采取业主投资,专业合作社建设等途径,重点在接官坝村、白象村、得胜村等区位优势较为明显的村流转土地,建立日光温室大棚,建立川南生态蔬菜科技园区,政府加强对园区基础设施的建设,切实提高设施农业效益。把大棚蔬菜种植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重点产业。加大对蔬菜销售企业的扶持力度,推行“双培双带”的发展模式(培植具有一定实力的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带动蔬菜种植和市场销售;培植有技术、有资金、有市场的种植大户,带动周边农户),力争将得胜镇打造成能够辐射川、渝的蔬菜产出大镇。

把旅游元素引入农业经济。充分挖掘农业资源的优势与潜力,规划开发能够满足市场需求的休闲度假旅游产品,实现农业结构升级转型。目前得胜镇龙阴沟村生态观光新村正在紧张建设之中,建成后观光新村内有生态花木观赏区、农事体验园和无公害蔬菜基地,集休闲、旅游、农事体验项目为一体,建成后将成为泸县乃至泸州人民闲暇时又一好去处。

转变群众观念,抱团发展产业。群众不但是现代农业的受益者,而且是现代农业的参与者。加大对现代农业的政策、思路、成果、益处等对全体党员干部群众进行多方位、多层次的宣传,以“向群众承诺、请群众监督、让群众满意”为工作宗旨,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调动群众参与发展现代农业工作,充分尊重群众意愿,以群众为主体,深入推进现代农业工作。加大对农民群众进行观念转变、技能学习等培训,让其认识到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性、迫切性,逐步形成抱团发展理念。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