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泸州频道消息(康纪凤 巫德兰)“现在党的政策真好,政府免费给残疾人发放轮椅,帮助我们解决现实生活中行走不便的实际困难”;“能在有生之年住上砖房,是我一辈子都没有想到的,谢谢你们”;“我在家呆了30多年,看见公路离家很近,但就是没有上过公路,现在我可以一个人座轮椅上公路外出活动了,这是我过去连做梦都没有想到的事情,今天终于实现了”……这是在2013年6月6日,泸县玄滩镇召开的残疾人代表座谈会上,听到的残疾人代表的肺腑之言。
目前玄滩镇残疾人6859人,(重度残疾人2106人)。其中听力残疾1213人;视力残疾1330人;言语残疾212人;智力残疾586人;肢体残疾3180人;精神残疾197人;多重残疾141人。近年来,玄滩镇积极为残疾人办实事、办好事,通过开展“量体裁衣“个性化服务,全镇2200名残疾人录入“量服”信息系统,残疾人工作业务得到全面拓展,残疾人状况得到明显改善,残疾人事业取得较大发展,在全县名列前茅,连续六年被评为残疾人工作先进单位特等奖,玄滩镇残联工作“亮点”纷呈。
残疾人康复工作不断提升。近年白内障患者免费复明手术120名,配送轮椅64辆,拐杖76副,手杖81副,盲杖58副;政府出资100万余元,送贫困精神病人到泸县康复医院康复治疗162人次;为贫困精神病人免费送药380人;免费为脑瘫儿童参加省“八一”康复中心康复训练29人;实施股骨头坏死手术12人。社区康复与家长培训12名;盲人定向行走训练14名;肢体残疾训练15名;肢体儿童在家训练13人;智力残疾儿童训练12人;孤独症儿童训练12人。
残疾人就业工作常抓不懈。进一步完善残保金征收机制,近年来完成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收40余万元。同时加大残疾人就业培训工作力度,利用“助残日”、“三下乡”活动和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再就业培训”、县扶贫开发局“雨露计划”、县职业教育培训中心“职业教育”等项目,组织有一定种养殖业特长的残疾人或残疾人家属送到县上培训110人,请专家到镇开展实用技术培训380人次;安置残疾人就业243人。
残疾人基层组织建设稳步推进。玄滩镇成立了残联,专门组织有分管领导、有理事长、有专兼职干部、有办公地点、有牌子、章程,制度实行挂牌上墙。20个行政村5个社区全部建立了残疾人协会,有协会领导班子、有章程、有制度、有活动场所、有残疾人专兼职委员。分别在5个社区、20村等创建了残疾人“温馨家园”,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残疾人组织网络。
残疾人教育文化体育工作不断推进。扶残助学残疾学生110人次,其中扶持37人次贫困残疾儿童在泸县特校就读,助残金1.5万元,9名残疾人子女享受大学生助学补助,39名残疾儿童进行了慰问。
残疾人扶贫工作成效显著。积极筹资110余元,扶持贫困残疾人发展生产386户。实施了阳光家园计划,为240人次名智力、精神残疾人和其他重度残疾人发放了托养护理补贴。为残疾人家庭无障碍设施改造18人,投入资金7.8万余元。残疾人危房改造63户,投入经费26万余元。“一帮一”对口扶持,全年无偿向残疾人提供种子肥料补助86户,补助资金12万余元。69人次残疾人享受了机动轮椅车燃油补助。免费为残疾提供法律援助27人次,为残疾人提供法律和政策谘询128人次”。75名人次助残志愿者定期或不定期地到残疾人家中打扫卫生、送科技、提供致富信息,给予残疾人困难补助624户,资金78万余元;春节、六一儿童节、九九重阳节等节日共慰问382人次,资金和物资折款12万余元。城镇残疾人享受低保23人,农村残疾人享受低保346人,为300余名残疾人新办理了残疾证。
残疾人自强不息,脱贫致富不断涌现,黄坭村四组的肢体残疾人张代友,家庭人口3人,通过残联帮助,承包了本组的20余亩修稻养鱼池塘,搞鱼鸭共养,2012年出栏成鸭3000余只,成鱼起水4000余斤,收入资金近10万元;黄坭一组何彬不但坚持在农村搞养殖业,还在涂场搞机电维修;涂场一组李小非多才多艺;老油房九组熊平自幼失去双手,通过刻苦训练,现在和正常人一样幸福美满地生活着;黄泥滩四组罗彬机电维修等等,他们身残志不残,为残疾人做出了表率,有的成了典型示范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