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泸州频道消息(特约记者 曾佐然)今年以来,在国际经济处于底谷徘徊,国内经济持续下行的大背景下,泸县围绕“实现四年翻番、力争率先突破”奋斗目标,全县坚持以“强基础、上台阶、快突破、早翻番”为工作导向,创新思路、强化服务、扎实工作,经济社会各项事业逆势前行。
1-6月,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0.3亿元,增长10.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2.1亿元,增长1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8.1亿元,增长34.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1.8亿元,增长14.9%;地方公共财政收入5.1亿元,增长2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万元,增长11.1%;农民人均现金收入5558元,增长12.3%。
重点项目扎实推进 产业培育成效初显
持续深化领导干部重点建设项目包干负责制,制定完善了《重点工作重大项目督查实施办法》,推动领导干部“下深水”,杏林医药、玉蟾山温泉旅游综合体等重点建设项目顺利推进。全县105个重点建设项目完成投资33.1亿元,占年度计划的53%,其中18个市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3.6亿元,占计划的55%,超额完成“双过半”任务。
招大引强稳步推进。成功签约汉唐酒业、西南医药器械中心等项目11个,其中,投资5亿元以上的项目6个(含3个10亿元以上项目),总投资达67.26亿元。
扶优扶强效果明显。进一步完善了扶持办法,新增杏林医药、泸荣酒业等扶持企业12户。36户扶优扶强企业上半年实现产值34.2亿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18%,入库税金1.2亿元,占全县工业入库税金的45%。
园区基础设施加快建设。8号线、9号线一段、3号线二段、5号线二段等道路设施工程,已完成沟槽土石方70000 立方米,安装雨污水管道5000米;五通庙35KV变电站已完成平场,正在建设围墙和变电站设备基础;城西配气站已完成管道安装6公里。
特色产业园加快发展。华夏龙窖白酒产业园环评规划编制工作进展顺利,预计年底可完成并通过审批,产业园控制性详规已通过规委会审查;青龙医药产业园成功升格为泸州医药产业园,产业园控制性详规最终成果将在今天下午进行评审。太伏临港产业物流园15平方公里产业布局设计和10平方公里控制性详规已完成初稿,正根据泸州市临港产业物流园修改范围和规划,预计年底完成设计工作。
城镇建设提档升级 文化旅游快速发展
主城区人行道铺装改造完成80%,“白加黑”改造工程完成40%,预计7月底全部完工。县城亮化工程完成LED灯具更换415套830盏。高速公路连接线道路改造工程全面竣工通车。收费站节点及邮政广场绿化景观品质提升工程基本完成。县城“双创”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6月13日顺利通过国家卫生县城省级考核评审。“一核四副”城镇化体系进一步优化,部分小集镇特色打造持续推进。全县城镇化率达到34.8%,建成区面积达到49.2平方公里。
“十大重点项目”建设有序推进。玉蟾山温泉旅游综合体完成投资1.6亿元,占年度计划的53.3%;完成桥梁地勘、新公司注册等工作,实施道路土石方回填16万立方米,五星级酒店已进行场地平整。龙桥文化生态园完成投资7000万,占年度投资计划的58.6%;控制性详规编制完成,正在进行创4A规划和旅游总规设计,自行车休闲观光道、景区牌坊、接待中心广场等项目建设有序推进。1-6月全县接待国内旅游人数169.2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9.4亿元,增长23.8%。
新村示范有序开展 民本民生持续改善
以“移民扶贫”整村推进和“两港”新农村示范片建设为重点,新改(扩)建新村聚居点6个,建成得胜镇梵音寺产业带动型新农村综合体。新建民居402户,完成民居风貌塑造1020户;新建花木基地3320亩,新发展龙眼2100亩,生猪规模养殖户138户;实施土地整理1.58万亩,硬化道路75.5公里,新建、整治渠道44公里;建设“1+6”村级公共服务活动中心6个。累计完成资金投入2.5亿元,占全年任务的56.9%,超额完成半年目标任务。
神仙桥集中供水站完成投资3400万元,铺设管网53公里。投入5100万元,解决农村安全饮水4.5万人。投资1522.2万元,新增农网变压器37台。福清路、云白路完成立项、施工图设计及预算等工作;福瓦路完成一阶段施工图设计及预算、用地放线等工作;港城大道前期各项手续基本办理完毕,正在开展征地拆迁,预计8月底完成拆迁。泸州集装箱码头至神仙桥码头快速通道完成预可研工作。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12%之内,新农合参合率99.48%,科、教、文、卫、体经费支出占全县财政总支出的42.56%。全县实现民生支出11.6亿元,占公共财政支出的78.72%,7个市级重点民生项目共计完成投资3.86亿元,占年度投资任务的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