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消息(向晓鸿 任华翔)泸县民间艺术源远流长,民间艺术人才济济。目前,泸县农民演艺网拥有演艺队伍97支,演员1900余人,培养出了张德高、朱裕国等本土演艺明星,农民演艺已成为泸县建设文化名县的重要支撑。不仅如此,泸县农民演艺团队还积极拓展演出区域,从泸县辐射到云南、贵州、重庆、湖南、湖北、广东等省市,年演出1.6万场次,受众达2000多万人次。
泸县围绕“文化旅游新县”发展目标,大胆探索,成立了泸县民间艺术初级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委员会,建立了民间艺术人才评审专家库,制定了《泸县民间艺术人才职称评定办法》,创新开展民间艺术职称评审试点工作。
宽评定职称范围。首先打破了艺术人才职称评定仅在国有企事业单位的局限,针对凡是在农村或社区从事文化艺术生产活动包括协会、学会、民营、民间艺术单位从事文化艺术生产活动的专业技术人员或以此为创收对象的民间艺人,都可以申报职称评定。
打破常规破格评审。民间艺术职称的评审着重以本人的工作业绩、业务能力、艺术水平、贡献大小为参评主要依据,打破以往职称评审受岗位、年龄、学历、外语等条件的限制。本人创作的节目、作品获得国家、省、市、县奖励的,被确定为市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人的,文化艺术生产、经营达到较大规模并获得显著的经济效益的都可以破格评审相应的职称等级。
泸县开展民间艺术职称评定提高了演艺人员的资质,帮助了演艺公司事业发展,民间演艺队伍得到不断发展壮大,有效促进全县民间艺术人才的快速成长、民间演艺队伍的发展壮大和文化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目前,泸县申报民间戏剧、民间曲艺、民间杂技魔术等七大类型初级民间艺术人才职称共有207人,已评定184人,其中包括2006年央视春晚小品《耙耳朵》表演者“巴蜀笑星”张德高也递交了评审材料并通过评审取得职称。
开展职称评审有助于深入发掘具有泸县特色、传统文化的民间艺术和民间艺人,同时激发民间艺术人才的创作热情,提高了演艺公司的演出水平,使演出迈向了更高档次,增强了观赏性和艺术性,让演艺公司获得了更好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