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财政支出近8成投向民生 龙城儿女乐享其成

2013-11-06 14:59:38来源:四川在线编辑:王晶城

四川在线消息(曾依惠 特约记者 曾佐然)10万村民坐上像城里一样的公交车,7万村民饮用上了清洁卫生的长江水,村民荷花园里当老板……泸县群众越来越多分享到民生工程带来的实惠。

今年以来,泸县确立了“狠抓项目、强化支撑,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完善机制、确保实效”的民生事业突破总体工作思路和民生事业在“六个突破”中率先突破的总体工作基调,大力实施民生项目建设,全面推进民生事业发展。

1-9月,民生事业突破10项总体指标,任务全部超过时间进度。民生支出占公共财政支出比例达78.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累计完成19522.52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871元,扶贫解困人数1.7712万人,保障性安居工程711套,养老保险和城镇医疗待遇支付4.3659亿元,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73%之内,新农合参合率64.96%,新农合补偿比62.69%,科技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经费支出占比42.62%,民生支出占公共财政支出比例达78.3%,完成目标任务的100.2%。

公租房屋建设
 

狠抓项目 强化支撑

泸县用好国家和省、市民生政策,坚持以争取项目资金为主攻点,集中力量编制申报一批教育布局调整、医疗体制改革、交通及文化基础建设等方面的重点项目;主动对接国家、省、市发展规划,积极争取、筛选、储备一批民生工程重大项目,为民生事业突破奠定后备基础。

为保障项目落地见效,泸县坚持“工作项目化、项目目标化、目标责任化、责任考评化”,按照“倒排工期、顺排工序、责任到人”的推进机制,全力确保民生重点项目如期实施、加快建成。

泸县积极推动项目集成实施,注重单个项目与重大建设项目有机结合,着力提升民生项目建设的综合效应和集成效应,确保建设一片、成效一片、带动一片。

绿化工程让县城提档升级
 

统筹兼顾 确保实效

全面分析群众所急、所盼、所愿,以群众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为突破,充分利用重点项目和重点区域的突破及其示范效应,解决“就业难”、“饮水难”、“行路难”、“上学难”、“就医难”等“五难”问题,努力实现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农民成为产业工人
 

坚持解决实际问题,积极争取并充分利用上级惠民政策,及时妥善处理群众现实利益问题,有效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普遍改善城乡居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切实让群众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将民生工程纳入全县目标考核体系,对民生工程实行一票否决、重点督办。对各镇、各部门民生进展情况,实行每月通报,对进度滞后的项目,实行专项督查、挂牌督办。同时,制定专项考核机制,对各镇、各成员单位民生事业突破工作实行专项奖惩。

强化资金土地保障,着力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确保民生支出占公共财政支出比例不低于70%;科学整合资源,采取市场运作的方式多渠道筹措民生发展资金,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格局;对重点民生项目的土地予以优先保障。强化人员机构保障,抽调专人会同县政府督查室人员组成民生推进办,具体负责民生事业突破日常工作。

严格执行重点民生项目工程公开招投标制、竣工验收制和质量责任追究制,确保质量与速度并重,着力建设质量工程、民心工程。

 

自我加压 亮点纷呈

对照省、市硬性指标,结合实际,自加压力,在城乡困难群众最低生活保障、医疗卫生、技能培训和饮水安全等方面扩面提标,实施内容更加丰富,涵盖面更加广阔的综合项目,提高受益群众的覆盖面和享受标准。

龙桥生态园建设有新突破。投资1000万元,打造精品百花园800亩;投资1200万元完成3000亩蔬菜园展示大棚、育苗中心、连栋大棚主体工程建设;投资360万元连片打造荷花园500亩,已成功举办荷花园开园仪式,打造乡村旅游特色品牌;投资800万元完成4.7公里观光自行车道及配套设施建设,投资300万元完成游客接待中心广场建设工作,开业家庭式农家乐10家;省旅游规划设计研究院完成实地勘测和标志标牌布点规划,4A创建工作进入新阶段。

村民在家门口分享文化大餐
 

教育硬件设施建设有新突破。自立民生项目嘉明中学迁建工程,计划投资1268万,占地面积31.63亩,建筑面积8000平米,目前投入资金800万元,已完成教学楼、宿舍楼、综合楼主体施工,建成后将解决1200名学生入学问题。

安全饮水工程建设有新突破。自立民生项目神仙桥集中供水工程,计划投资3500万元,目前投入资金3240万元,已完成主体施工,建成后将有效解决泸县东部10万人安全饮水问题。

县城道路改造建设有新突破。自立民生项目县城道路改造工程,计划投资1.84亿元,目前投入资金1.66亿元,已完成县城全域“白加黑”道路改造,大大提升了城市品位,改善了人居环境。

农网改造工程解决村民用电难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