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绿水清路变平 巾帼支书王天珍办实事解民忧

2013-11-07 14:34:55来源:四川在线编辑:王晶城

四川在线消息(代春梅 陈昱霖)走进泸县玄滩镇朱和村,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盘旋在村前村后的平坦的水泥公路,路旁的山坡上栽满了绿油油的甜橙树和核桃树,一条条清澈的小河从村中流过,村民们在田间或劳作或休息,民风淳朴,安居乐业。朱和村的山是那样的绿,水是那样的清,路是那样的平,人是那样的美。这样的村容村貌得益于村党总支书王天珍28年来如一日的工作。

朱和村的山变绿了

“我种了几十年地了,只知道种粮食,现在荒山荒坡已变钱,这些都是我们王支书外出考察取到的“致富经”。朱和3组村民曾有秀喜滋滋对笔者讲。

2001年,王天珍当选村支书后,随县上组织的考察团到了江西赣州,她取到了适合朱和村的“致富经”——甜橙产业。在回来的途中,她想家乡的土质适宜栽种甜磴,这个项目一定能促进村民致富增收。

在玄滩镇党委的指导下,结合朱和村的土质状况,配合镇上“万亩甜橙工程”,王天珍组织全体村社干部和部分党员,认真规划调剂,到家家户户宣传动员种植甜橙,村民们积极响应。2003年至2005年,全村种植甜橙1000余亩,占全村土地面积的30%。经过几年的精心管理,2008年开始挂果,现在已经进入盛产期,总产量达160万斤,每亩收入1600元,人均纯收入为5148元。

2012年,王天珍又到川农大参观学习,经领导和专家到朱和村实地考察,结合朱和村实际,充分利用朱和村的优势,争取了川农大的科研项目——核桃,现已定植核桃面积700亩,10000株。

如今,朱和村过去光秃的山坡上披上了绿装。

朱和村的水变清了

“我们这条河的水变清凉了,村民非常满意,有的村民甚至到镇政府,特意找领导要求表扬王支书”在河边住的林代常告诉笔者。

原来这朱和村三面环水,由于距喻坪场只有一公里,场上污水往下排,河内长满了水湖芦,加上原河上的几道小石桥又矮又窄,一到洪水季节石桥长期被水淹没,严重影响上千名群众和几十名学生的生命安全,水湖芦被挡腐烂、河水发臭,污染严重,一年打捞几次都不能解决问题,只有把桥重新修建才能彻底解决。

为了筹措建桥资金,王天珍东奔西走,找在外老板商量。林代湘、林代流二位老板被王天珍办实事的精神打动,捐资20万余元。通过县交通局的设计规划,把张代桥和瑶荡桥修建成了公路桥。提升了桥高,扩宽了桥面,使河中杂物畅流,污染没了,安全隐患排除了。

如今,朱和村的河水变清了。

朱和村的路变好了

“朱和村的路变好了,这全靠我们的王支书热心为大家办实事啊!”一位白发苍苍的邱贵平老大爷如是说。

王天珍上任后便着手改变朱和村的交通条件,解决村民出行难的问题。王天珍带领村两委认真思考,制定了修建目标,2003年全村新扩建泥结石公路6条,共8公里,8个社社社通公路。

但随着农村的变化发展,泥结石路已逐渐不适应了。王天珍苦思冥想,要彻底解决村民出行难的问题,还是得把现有泥结石路改建成水泥公路。但建水泥道路,谈何容易,资金从哪里来?王天珍和村两委的同志反复商讨解决的办法,首先采取一事一议,最后下决心发挥本村在外成功人士多的优势,走出去找老板捐资,找群众集资。

2008年7月,王天珍和另外两名镇村干部,顶着烈日赴成都、攀枝花、广州、厦门等地,向本村在外人士提出倡议,望大家为家乡建设献计出力,通过大量地做工作,老板们为之感动,纷纷为家乡修公路捐款。几年来,共募集到资金达350余万元。当地村民的修路积极性也被激发,主动集资,超额集资。通过近几年的努力,朱和村境内6条泥结石道路全都铺上了水泥路,有40%的村民将水泥路延伸到了家门口。

如今,朱和村共建了15公里多水泥路,彻底改善了本村的交通条件。

    编辑推荐